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

ID:61776022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0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_第1页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_第2页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_第3页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_第4页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论文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然而,近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造成只见专业技能不见个人修养,只见科学不见人文的现象。1.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繁盛的精神支柱。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

2、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都是对理想信念的诠释。高职学生正处青春时期,人生的道路刚刚开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今后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其中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思想对一部分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立志”认识出现严重缺失,不注重以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这些导致高职学生出现精神空虚、内心迷茫,自私自利等不良现象。2.高职院校漠视传统文化教育。5

3、学海无涯在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漠视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一些实用性强,短时间见效的课程摆在前面,公共基础课程被不同程度的压缩,甚至被边缘化。目前在我国,英语教育盛行,反之,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却最多开设一年,甚至不开,或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高职院校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此类人文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难以存续,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次,缺乏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统文化水平

4、的高低,决定着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好坏。能够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内,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高技能,教授人文类课程的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却严重不足。高素质教师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义轻利”等优秀部分对于建构高职学

5、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是青年学生的基本政治要求,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尽管从小学到高中、从学校到社会都已经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但高职德育教学仍不能忽视爱国主义的教育,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外的情况复杂多变,青年学生思想还不能完全定型,对于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还不能做到坚定和理性,坚定青年学生的爱国信念,教育学生做到理性爱国,仍是高职德育教学的重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蕴含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6、索”的执着追求中,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中,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社会责任中,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气概里。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团结奋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5学海无涯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们为人处事,工作学习的基石。但现今社会,80、90后成长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物欲横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社会群体道德

7、滑坡,见利忘义,金钱至上,致使部分学生道德感缺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感恩之心,缺乏礼仪、不懂礼貌,缺乏诚信,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以追求个人享乐为人生目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注德行修养的内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外在的财务、身份、地位、名声,都是靠深厚的德行来承载的。《大学》上有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治国平天下,德行是根本,财富

8、是枝叶花果。一个人能够取得高于他人的财富、地位,因为他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这些古训对于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良好的浸润作用。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人类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人在社会中生活、生产,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只有彼此的合作和群体的力量,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维系。自2013年9月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