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68213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9
《绿色环境保护节能建筑设计与实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绿色环境保护节能建筑设计与实现摘要: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节能环保的基本理念,并分析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重点研究了绿色节能设计的三大阶段,提出了科学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通过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人们可以优化建筑的基本构造,设计出合理的暖通空调,改善节能建筑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关键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构造;暖通空调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绿色环保节能建筑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建筑形式。简单来说,传统建筑外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人们需要绿色、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可见,节能环保设计对于建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绿色建筑既包含基础的建筑功能,还包含复杂的环保
2、设计[1]。为了革新建筑模式,设计绿色建筑,人们就必须从环保角度入手,对绿色建筑进行多方位的研究。要想实现这一设计目标,人们需要准确掌握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异同点,进而综合优势、放弃劣势,科学地设计出绿色环保节能建筑。1节能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5学海无涯1.1架构角度的节能设计。节能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有两个:一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实现建筑的节能效果。可见,节能建筑设计既重视人们的理念,又重视建筑的环保,实现了商业、环保和理念的平衡,使得建筑不再仅有居住功能,还蕴含文化内涵。通常,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光照充足,商业价值高。而环保设计不仅重视坐北朝南的格局,还重视通风设计,通过提升建
3、筑通风效果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科学的室内建筑构造可提升建筑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建筑的环保效果。1.2环保材料角度的节能设计。环保节能材料直接决定环保建筑的设计效果,属于环保建筑的核心元素。建筑工程结构具有多样性,所以其在实施时往往需要大量环保材料,如水材料、建筑材料等[2]。优质的环保材料可改善建筑的环保功能,例如,淡颜色的装饰材料给人清新的感觉,视觉上,建筑面积似乎有所扩大;节能灯泡的使用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又可以照亮环境,必要时还可以根据环境的亮度来调节灯泡的亮度,最大化降低电耗。给排水系统被视为建筑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必须实施环保节能设计,例如,选择危险程度低、环保耐用的新型材料
4、,既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时间,又可以最大化减少维修次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保证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性。1.3环保技术角度的节能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属于一种新型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发展迅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进步[3]。最常见的环保技术有三种:一是太阳能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环境;二是地热技术,该技术的适用条件较为苛刻;三是风能技术,该技术可在高山地区使用。环保技术可实现再生,而将环保技术引入建筑行业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无尽的能源。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人们经常用太阳能发电或取暖。节能环保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核心,需重点研究。科技的进步推动
5、了节能技术的研发,使得人们渐渐进入低碳环保社会,环保技术的进步为绿色建筑设计奠定理论基础[4]。2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总体设计理念2.1节能环保设计改善建筑的外观与空间属性。绿色建筑主要表现在两个角度,一是科学的内部空间,二是完美的建筑外观。建筑体型系数能够反映建筑的类型,其所指的是建筑表层面积与建筑体积的比值。当外部环境稳定时,不同的建筑体型系数就会形成不同的能源消耗量,如果这个系数变大,那么其单位面积会散失更多热量,最终导致建筑能源不断流失,这与最初的节能环保模式不一致。因此,节能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建筑体型系数,使其在较小的范围内浮动,最大化降低能源损耗。2.2节能环保设计强化门窗的
6、属性。门窗结构一直位于建筑的最外层,其长时间与空气接触,难免受损严重。另外,如果门窗的结构不合理,使得外界空气进入室内,形成室内与室外的对流,会最终影响室内温度,难以实现保温效果。因此,门窗设计的优化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具体方案如下:科学的窗户占比有利于降低室内能量的散失,具有保温作用;灵活的门窗设计最大化避免了室内与室外的空气对流,降低了能量损耗;门窗与遮阳棚的结合可控制阳光的摄入量,进而维持室内温度平衡,给人创造舒适的温度。2.3节能环保设计提高墙体的属性。建筑墙体是维持建筑温度的主要途径,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必须考虑建筑的特征因素和作用因素。当前,研究的重点是改善建筑墙体的保温作用
7、。首先,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物的墙体厚度来实现保温;其次,可以借助新型保温材料来实现保温,目前常见的保温材料有泡沫、耐火纤维等,保温材料可杜绝室内与室外的空气对流,进而将温度变化降到最低,实现保温作用。5学海无涯3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优化3.1挑选高强度的环保材料。建筑施工材料的挑选并不是任意的,其需要根据载荷量的差异进行选择,例如,高层建筑具有极大的载荷,所以地基、梁、柱负荷也很高,必须挑选高强度的材料,如C50型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