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68180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9
《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研究摘要: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攻关之年,国家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扶贫扶智”越发重视。本文对有关“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和评价,积极寻求创新点,建立了今后深入研究的思路与框架,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预测,以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心理影响因素;研究展望一、研究背景与立意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同时城市间也存在大量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卢晶亮在《广
2、东千村调查2018年研究报告》中指出:农村人口到城市谋生,是广东乡村就业的一条重要道路。山区人口主要在广州、深圳两地就业,多选择工业、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全年在外务工者的特点是:年龄小,已婚的比重低,接受教育的程度高。广东省平均在外务工的年收入是35520元,而农村的年人均收入是1166元,最高的是珠三角地区,则最低的是农村。广东的消费水平从高到低排列是:山区五市、西翼三市、东翼四市和珠三角九个城市。由于当地经济条件等原因,多数年轻人会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留守儿童问题更为严峻,而收入水平较低的粤北地区留守儿童
3、情况更为明显。2016年有团队经过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在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比重为20.3%,占儿童总数量的1/5以上。在90%以上的留守儿童中,他们的主要看护人是祖父母辈,年龄平均59,有70%以上学历为小学以及小学偏下。广东作为人口流动和人口总量的大省,由《广东千村调查2018年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可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比重是45.41%,明显超出全省的留守儿童平均水平,其中粤北地区占据多数。本文在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心理影响因素,立足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4、和评价,并就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展望,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研究综述与评价4学海无涯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研究摘要: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攻关之年,国家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扶贫扶智”越发重视。本文对有关“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和评价,积极寻求创新点,建立了今后深入研究的思路与框架,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预测,以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心理影响因素;研究展望一、研究背景与立意自我国改革开放以
5、来,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同时城市间也存在大量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卢晶亮在《广东千村调查2018年研究报告》中指出:农村人口到城市谋生,是广东乡村就业的一条重要道路。山区人口主要在广州、深圳两地就业,多选择工业、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全年在外务工者的特点是:年龄小,已婚的比重低,接受教育的程度高。广东省平均在外务工的年收入是35520元,而农村的年人均收入是1166元,最高的是珠三角地区,则最低的是农村。广东的消费水平从高到低排列是:山区五市、西翼三市、东翼四市和珠三角九个城市。由于当地经济条
6、件等原因,多数年轻人会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留守儿童问题更为严峻,而收入水平较低的粤北地区留守儿童情况更为明显。2016年有团队经过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在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比重为20.3%,占儿童总数量的1/5以上。在90%以上的留守儿童中,他们的主要看护人是祖父母辈,年龄平均59,有70%以上学历为小学以及小学偏下。广东作为人口流动和人口总量的大省,由《广东千村调查2018年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可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比重是45.41%,明显超出全省的留守儿童平均水平,其中粤北地区占据多数。本文在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网
7、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心理影响因素,立足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和评价,并就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展望,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研究综述与评价4学海无涯(一)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研究。邢慧斌、杨青、朱彦伊(2019)对河北省进行研究,发现在家庭环境(父母不在身边)的影响下,儿童在学业上相较于父母在身边的儿童明显处于劣势,同时还面临着“精神贫困”(这里的精神贫困是指在父或母的一方、或者父母双方都在外地而非本地务工的情况下,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
8、系压力,从而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心理、思想、人格、安全感等精神需求或认同程度比健康儿童较低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如果在一个家庭无法欢聚的同时,学业上要是再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留守儿童面临的处境会更加艰难。(二)贫困地区教育的相关研究。田俊、王继新和王萱(2019)为了验证“在地化”(通过互联网构建学校共同体)对乡村等贫困地区教学资源是否具备助力作用,采用了问卷调查、半结构性访谈以及实地观测等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