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

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

ID:61767056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9

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_第1页
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_第2页
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_第3页
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_第4页
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论文由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影响面最宽、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给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应该充分注重并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系统,使新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推广应用,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实现上述目标,引入信息技术是至关重要的。1三峡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的发展势必带来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格局。信息作为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竞争的第一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新的更高的劳动

2、生产率不再取决于简单的资本和劳动力的量的投入,而是越来越依靠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运用。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壮大,已在经济活动中展露出其无限的生机,企业的设计、建立及运行管理方式也随其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方式已被信息系统所代替。三峡工程建设工期17年,动态1800亿,投资之大、周期之长、规模之宏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加之三峡工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学科领域通力合作,信息技术的引入和采用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进展,迫切需要选择适应新情况的管理方式,而采用技术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不失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最佳选择。三峡工程建设信

3、息化的模式可以形成一个从三峡工程建设的实施层、管理层到决策层的垂直型,各层中各部门的横向型,各层对外联系的辐射型的规范高效、协调统一的立体信息体系。该体系处理信息快捷便利的优势,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三峡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2技术信息化技术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高效快捷的方式,以高科技的手段,提高建设成果的技术含量。三峡工程建设八年来,非常注重技术方面的信息化工作,各种信息化手段在三峡工程中大显伸手,充分发挥作用。5学海无涯1995年,三峡工程开工初期,就与加拿大MonecoAGRA公司开始合作建设“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这

4、也是中国水电工程界首次引进管理信息系统(MIS)。与此同时,还相继建立了三峡通信网和三峡的网络系统。这些覆盖整个工程建设的大型信息系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TGPMS)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根据项目管理功能将系统分解成13个相互独立但又有一定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完整的工程管理系统。不仅使各项工作的处理规范化、标准化,还可以处理大量的重复计算,减轻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计算机运作的可靠性较高,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对于决策层而言,可适时地从数据库中提

5、取、分析并采用各种所需的数据,使其作出的决策更为客观、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观经验主义和盲目性带来的损失。TGPMS系统覆盖了三峡建设的方方面面,适用性广,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使用。三峡工程规模宏大,施工点多面广,技术复杂,涉及的专业和单位多,所以在大坝建设的同时,施工通信系统的建设是否先进、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三峡通信网的主体是一个包括宜昌和三峡工地在内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B-ISDN,传输系统采用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通信为辅的SDH(同步数字网体系),交换设备为ATM(异步传输模式)和常规数字程控交换方式,并且考虑到各网点间传输信息量大小不同

6、,所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B-ISDN本地网和ISDN远程网相结合的网络结构,以达到最佳的性价比。三峡通信网可以在一个网内同时传输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也可进行水情测报及电站监控等各种业务。由于采用了SDH传输方式和ATM交换体制的通信体制,三峡通信网能够不断融合新技术,并根据需要逐步扩展通信规模,以适应工程日益发展的节奏。三峡工程计算机网络覆盖广,牵涉单位多,系统复杂,除了具有一般常规的应用功能外,还支持多媒体应用,可传输图象,视频点播及电视电话会议,并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该网络系统有如下的特点:1)为了完全避免单点失效故障,ATM通道,ATM

7、交换机中的电源、控制模块,以及路由服务器都采用了双备份制,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5学海无涯2)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从网管工作站即可管理全部网络,边沿网络设备少,简化了网络管理;3)该系统是真正基于交换的高速网络,具有高性能。充分利用ATM的面向连接技术,设置了安全而又灵活的虚拟子网;4)通过虚网划分,能够严格控制访问范围及权限。以上例举的三项技术是应用于整个工程范围的,这些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以往传统技术的应用方式,使整个工程的宏观效果随时处在可控状态。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工程建设处于动态过程中,如何随时了解、掌握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