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程名称plc原理及应用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PLC原理及应用I课程编号:7003601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PLC原理及应用Ⅰ》PLCPrincipleandApplicationsⅠ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限选课,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开发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
2、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对应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中的【5】【12】2.了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对应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中的【1】【3】【5】【12】3.具备熟练运用可编程逻辑编程软件编制基本机电设备的控制程序能力,正确实现顺序控制实现方法。对应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中的【1】【3】【5】【12】4.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工程标准化意识,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培养
3、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对应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中的【8】【9】【10】【11】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课程从实际应用出发对PLC进行全面介绍。从系统构成、编程指令、外围装置与接口、应用软件设计、通讯网络等方面详细介绍PLC的硬件、软件及其应用,同时介绍相关的组态软件。主要内容:1)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4。2)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4。概括介绍PLC的定义、主要特点、应用领域、发展趋势。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4。4)S7-200PLC及其指令系统,
4、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4。重点介绍S7-200PLC的软件资源,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外部输入、外部输出、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步进顺序指令、各种线圈等的使用。5)可编程序控制器软件设计基础介绍软件设计内容;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设计步骤;程序设计标准;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常用基本编程环节。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4。6)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举例。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4。7)介绍变频器及其与PLC的配合应用以西门子M440与S7-
5、200为例介绍异步电机变频控制技术,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4。8)介绍组态软件基本应用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常用电气控制元件的结构、原理;2)掌握PLC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PLC的指令和应用的接口规范;4)能熟练地运用梯形图语言编制实用程序;了解相关组态软件;5)熟练掌握顺序控制功能图方法编辑PLC梯形图程序;6)了解PLC控制系统的通讯功能与PID模拟量控制、电机的调速控制基础知识。三、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及分工先修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后续课程为:PLC课程设计、PLC
6、系统综合设计。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和各篇章(节)学时分配1、本课程共32学时,其中讲课20学时,实验12学时,具体分配如下:章节内容小计讲授课时上机课时对应教学要求第一章电气控制知识,功能介绍,顺序控制1201第二章硬件结构,编程举例2202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设计基础11222第四章数字量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4423第五章顺序控制的梯形图设计方法8224第六章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指令4425第七章通信与网络,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226第八章组态软件(组态王)介绍226合计3220122、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智能抢答器控制(设计性)(2
7、学时)轧钢机生产线控制(设计性)(2学时)多种液体混合控制(设计性)(2学时)交通信号灯控制(设计性)(2学时)三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性)(2学时)小车直线运动定位控制系(设计性)(2学时)3、本课程在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本课程的课外练习主要为上机熟悉编程软件,理解编程思想,并编制实用软件,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用系统的设计方面训练;了解组态软件。五、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根据本课程注重实际,强调应用的特点,本门课程的教学将结合实际任务进行。采用参观、CAI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
8、材:《PLC编程及应用》(第二版);廖常初,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