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oc

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oc

ID:6175175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8

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oc_第1页
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oc_第2页
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oc_第3页
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型媒体纷纷涌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受到很大的冲击,其生存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现状,阐发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生存现状;发展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报纸新闻,到后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再到现今的网络媒体新闻。一定的传播方式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传统的媒体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吸取新媒体的优

2、点,方能在新型环境下求得生存。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的有关问题。1新媒体简要概述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手机媒体以及数字化电视等[1]。从其传播方式来看,它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电视和电脑向广大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将新媒体定义为数字化新媒体。通过比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可以知道,新媒体的优势非常大,因而其市场占有率有逐年增高之势。相比于广播电

3、视新闻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服务的形式是非常丰富的,例如,通过社交软件可以实现与台下观众的实时互动等。而且,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也比较多,各大主流网站的新闻网址,手机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随着我国网络的覆盖率的逐年增加,一些中老年群众也开始通过新媒体获取其所需要的各种服务。2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现状2.1互动性不足4学海无涯在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中,互动性不足是其较为显著的一个特征。这种情况在传播新闻信息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观众作为信息的接受一方,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4、很多观众对某个新闻有疑问,或者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没有相关互动平台。不过,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影响,部分广播电视新闻也会采取某些互动的方法,例如,借助于微博、QQ等社交软件,将观众对节目的一些看法反馈给受众。但整体看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互动性是远远不够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机制所决定。就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来看,都是采取一点对多点,或者点对面的形式[2]。也就是说,一个信息源面对着大多数的受众,信息源的发布都是由广播电视新闻的主办人所决定。观众没有权利、也没有相应的渠道将自己的想

5、法反馈给信息源的发布方,也不能与其他受众进行实时交流。但新媒体的传播机制是,一个信息源可以由无数的受众来分享,同时,受众又能将自己的观点、看法与信息源的发布方以及其他受众进行实时交流、讨论,因此,新媒体比较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而广播电视新闻由于互动性不足,发展比较缓慢。2.2时效性滞后广播电视新闻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时效性滞后。当然,所谓时效性滞后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与以往的报纸新闻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并不滞后。这种时效性方面的滞后,所引起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

6、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无论就综艺类节目,还是热点新闻、电影、电视剧等,广播电视新闻的播放时间都相对滞后。部分受众为了追求时尚,往往赶在第一时间获取一些娱乐资源,而且,随着新媒体对象的年轻化,时效性越来越为年轻的受众群体所关注。不能有效解决时效性滞后的问题,势必威胁到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3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策略3.1打造品牌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恰恰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寻求自身的生存之道。新媒体虽然传播形

7、式多样化,但由于参与的群体的层次不一,因而,新媒体的信息制作、娱乐共享不免显得粗糙,甚至出现低俗、恶搞的乱象[3]。但广播电视新闻恰恰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它是一个国家的喉舌,必须在民众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广播电视新闻发布的信息、制作的节目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因此,信息的准确性较高,且比较精致。广播电视新闻利用这个优势,推出一些强档节目,4学海无涯树立自身的完美形象,打造不同类型的品牌节目,逐渐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3.2增加节目的互动性首先,广

8、播电视节目应在以往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就是说,在播放某一节目的时间段内,推出相应的互动平台,例如QQ,手机彩信,微信等。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及时将某一刻的想法反馈给广播电视节目。在节目的收尾环节,节目主持人可以就受众的相关问题、看法等,做出一定的回应。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银屏下方直接以字幕的方式,向受众推送滚动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得受众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3.3立足时效性正如前文所述,越来越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