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

《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

ID:61749021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8

《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_第1页
《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_第2页
《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_第3页
《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_第4页
《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家孩子》民族认同的构建【摘要】电视剧《国家孩子》围绕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牧民收养上海孤儿的文件进行叙事,将一场拯救生命的迁徙之路转化成一部精彩的年代画卷,使少数民族的历史情怀与身份认同融入作品的叙述当中,成为反映民族和时代精神的艺术佳作。本文从电视剧《国家孩子》的叙事策略、视听语言等角度对民族情怀与民族身份的建构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诠释民族想象与家国认同的层次关系,通过独特的影像叙事彰显主旋律电视剧的艺术价值,帮助建构起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及其共同体观念。【关键词】《国家孩子》;民族情怀;民族认同;叙事线索如何通过影像叙事拉近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提高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是影视

2、创作者亟待挖掘的重要内容。①电视剧《国家孩子》取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又立足于汉族与内蒙古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交流,通过讲述一场拯救生命的迁徙之旅,充分探讨人类生存与繁衍的伟大母题。电视剧一方面以代表汉文化的“上海孤儿”和内蒙古少数民族同胞作为叙事对象,拓宽了中国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表现空间;另一方面利用叙事主体拉近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在重塑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过程中,充分寄托了创作者的爱国主义情绪,利用独特的影像叙事增强各民族的身份认同感。本文以电视剧《国家孩子》为例,从叙事策略、视听语言等不同层面分析其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怀的表达,以及通过边疆叙事的合理想象建构起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概念,进一

3、步阐释民族想象与身份认同的深层次关系,从而对电视剧的文化本质和精神内核具有更深入的思考价值。一、电视剧中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的重要意义首先,家国情怀是培养爱国情怀的核心要素。在民族文化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将家国情怀融入作品的民族情怀之上,使影视创作者自觉承担起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表述和主题建构,也是民族精神从自我表达转向集体表达的变化过程。培养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进行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展现。②6学海无涯对于表现民族文化交流的作品而言,往往从民族平等的角度再现各地区的多样化生存方式,关注各族人民的共同命运,对勤劳而善良的中国人民进行由衷歌颂。电视剧致力于从

4、家国情怀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创作者也从基于个体化的民族想象拓宽到整个家国情怀的构建,利用独特的影像叙事还原基层群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也为中华各族人民描绘了一片宏伟蓝图,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形象化展现。以《国家孩子》为代表的主旋律年代剧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的再现,电视剧从重要的历史规律和现实视角出发,通过讲述个体人物与民族命运的深层次关系,并将青少年的发展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充分激发电视剧观众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其次,民族认同是构成家国认同的重要起点。从民族认同到文化认同、再到国家认同,共同构成了社会认同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民族认同是国家认

5、同的基础,而家国认同则是民族认同的最终目标。主旋律电视剧的意识形态输出,首先应当以各民族的身份认同为前提,在提高民族身份认同感的过程中承认中华民族的统一。③由各族人民聚集起来的族群意识形成了中华民族统一的社会认同感,其间既有属于各族人民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又从中凝练出具有普遍性的国家文化。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变,不仅体现着族群文化寻找精神依托的重要过程,也表现出少数民族同胞慷慨大方的团结精神。《国家孩子》在充满民族风情的镜头语言之下,着力强调了该地区人民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这种情感建构在叙事对象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对民族真实生活的全方位解读,同时也饱含了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6、,赋予电视剧作品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和情感穿透力,真正意义上建构起民族文化,捍卫中华民族认同的统一。二、从叙事策略层面建构民族身份认同6学海无涯在叙事线索上,电视剧《国家孩子》围绕即将送往内蒙古草原的四个上海孤儿展开叙事,将观众的视线重新带回20世纪60年代,通过每一位少年儿童的成长经历来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集中体现了剧中人物的民族归属感。1960年,由于南方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大批孩童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亲人,连同朝鲁、通嘎拉嘎、阿腾花和谢若水在内的3000多名上海孤儿被大爱无疆的内蒙古人民收养,在少数民族人民的深切关怀下幸福成长。在电视剧《国家孩子》中,兄长鲁小忠更名“朝鲁

7、”,被牧民哈图收养,从一开始想要逃离草原到回上海寻亲,对故土家园的追求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妹妹鲁小鱼更名“通嘎拉嘎”被保育员乌兰收养,从生活到心理上都备受草原母亲关爱,同时也获得了家庭的温暖;被草原人民收留的谢若水虽有幸与父母和亲人相认,却拒绝了亲人的挽留,执意返回内蒙古,将个人理想投入草原母亲的发展之上;被父母遗弃的孤儿阿腾花经过苏书记的教育,也逐渐放下对家人的怨恨,真正获得了心灵的救赎。《国家孩子》从这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叙事线索出发,通过描述他们大体相同的成长境遇,将个体的情感上升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