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

ID:6166304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07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_第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安福小学黎天宝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思考问题都有一种习惯倾向,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思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思维定势。在小学生当中,这种思维定势更为普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根据平时学习和活动的经验,思维

2、方式和习惯在大脑里留下了一个极深的印象,从而使自己的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从己知出发,寻求未知,当他的思路与解决的问题相一致时,常常势如破竹,迎刃而解,但当思路与所解答的问题不相符时,往往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学生思维受到习惯的约束,就容易产生副作用,使本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这时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寻求另一种解题思路,即从问题的反面出发,认真分析、推理,这种思维方式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概念、定义、习题的反复练习,使学生形成使用逆向思维解决习题的习惯,从而增强自身的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浅谈我的看法: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概念、定理、公式,甚至一道例题的具体解法,当作“结果”直接“抛”给学生。而应让师生的思维得到暴露,信息得到交流,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贯穿于教与学的始终。在诸多数学思维中,学生往往是思维方向不明确,致所提的中间问题缺乏针对性,甚至与求解问题毫无关系,这是学生思维的单项性。学生学习习惯于顺向思

4、维,遇到逆向思维的题目,推理就容易受阻。所以教师不能把学生思维“栓死在一棵树上”,而应另寻出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都具有可逆性,如加与减、乘与除、多与少等都表现为处于同一整体结构中的多种相逆的意义,数学知识的这种可逆性的客观存在,要求学习者逐步具备心理过程的可逆性。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随时地帮助学生实现“由顺向到逆向的思维方向的重建”。一、由顺而倒,培养学生思维的还原意识。我们在课堂中应当遵循教学内容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5、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是重在过程、分层次上。教师要确定的内容分成几层次,每个层次又要设计一些教学步骤,积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一层一层地攀。对于每一层次的教学,教师语言要精炼,用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要抓重点、难点及关键。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再根据顺向逻辑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将逆向思维渗透到其中,如四年级上册学到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第的时候,课本是这样写的:“速度×时间=路程”我

6、让学生熟练这一关第后倒过来问路程=?接着问速度=?时间=?因为在解决问题的题型中,要么叫我们求速度,要么叫我们求时间,要么叫我们求路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快知道用哪个公式。又如教一年级的小朋友数数,开始教总是顺着数,熟练了这一顺向的次序和结构后,及时引导学生倒过来从10逐回数到1;又如学生学会了用循环节简写循环小数3.1212121212…后,要及时地训练他们倒过来把3.按要求在其后面补充出一定位数的数字来。在上述由顺而倒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中,学生不仅对数学知识本身从“顺向分析”和“逆向思考”两个方向获得了全面深刻的理

7、解,而且潜移默化地获得了还原意识。避免了学生思维的表面性和思维的呆板性。提高了学生解题思路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二、由正及反,形成逆联想。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使他们成为一个较好的理解者、一个较好的学习者、一个较好的记忆者、一个对已学知识的较好的概括者、一个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者。在分析抽象概念、定理等知识特征的时候,不能单单显示与概念特征相一致的事例,也应该显示与其特征相反的事例,尤其是一般容易弄错或搞混的事例,更利于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符号化,而数学知识中的符号是比较

8、抽象的,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只感知符号的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意义以及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因而对相近、相似、相反的符号产生感知失真,容易混淆,发生错误,把某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名词术语与运算之间形成机械的联系。在做综合性习题时,思路不清晰,思维迷失了方向,答题无能为力,导致学生用习惯性的解题思路去解答运算性质完全相反的应用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