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40676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05
《浅谈中职学校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学校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郭仙芝科技要创新,这是勿庸置疑的;教育要创新,似乎宣传和实践却做得很不够。事实证明,要造就创新的人才,必先有创新的教师。而要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一、培养教师创新素质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培养教师创新素质是应对新世纪挑战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21世纪的一个显著标志。未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而且是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在21世纪,人的有效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口或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只有培养出一
2、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是教师。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应对新世纪挑战的需要。(二)培养教师创新素质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促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世界各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浪潮此起彼伏。就我国而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必须改变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单一化、封闭式的办学体制和教学模式,变之为多元化、开放型的办学体制和教学模式,真正发挥教育
3、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作为教育改革主力军的教师,就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另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将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并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的“粉笔+黑板+讲授”的教学方式遭受到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严峻挑战。新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营造了信息和知识来源多样化的教育与学习环境,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受和传送信息,这也就使学习的行为空前地个别化。在这新的环境中,如何处理好师与生、生与生、师与师、人与机的互动关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是摆在面前
4、必须解决的问题,都有赖于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三)培养教师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满足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的教育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创造性行为的形成。而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育模式刻板,教学方法陈旧,也与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显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新的殿堂,使学生发挥出创造性的才能。教师的创造性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自觉地从
5、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强创新素质的自我培养。二、培养教师创新素质应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21世纪的到来,给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我们也应看到,旧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旧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三型”(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和“三性”(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很明显,它们是与现代教育的“三型”(开放型、创造型、思辩型)和“三性”(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理念相悖的。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对习惯化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深刻审视和反思,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并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结合教研实际,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
6、要做,要常抓不懈,不能敷衍了事,半途而废。但是反观现实,我们看到一些教师即使改革也做不到持之以恒。如优质课比赛,从赛前的准备到比赛都很投入,也有一些改革的表现。可一到平常就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教学观念上。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所以语文教学改革也好,培养教师创新素质也好,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这是转变教学行为,实现教学创新的前提。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观念要转变:(一)变“教师中心”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传统教育的主体观只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发
7、展的多样性以及学生智能的培养,它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在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求:1、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2、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3、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将作为衡量教学的重点。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的转变,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二)变“教师权威”为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权威。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教学管理角度看,
8、还是从知识体系选择、观念更新、思想信念的确立等“价值取向”角度看,教师的权威是不容学生漠视的。在教师绝对的“权威性”打压下,学生的选择只能是“听话”,不乱来,按照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