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36757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4
《“数学思考”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的一个内容。在本套教材的各册内容中都设置了独立的单元,即”数学广角”,其中渗透了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统筹优化、数学编码、抽屉原理等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总复习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专门安排了《数学思考》的小节,通过三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本节课是教材中的例5,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的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
2、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同,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平时,这几个类型的问题是编排在数学奥赛内容里。现在在复习内容中出现,而且只是很小的一节,我认为编排在这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几个题的解法,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的数学问题。同时也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策略也是需要不断
3、积累的,但不管解决什么数学问题,特别是这样复杂的数学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有一份数学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让学生多总结,多归纳,并谈自己的感想。二、教学成功的地方:1、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我运用这一模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找规律数线段”的探究过程,再回归生活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自然过渡、水到渠成。3、注重学生的思维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导入环节时巧设连线游戏,紧扣教材例题,同时又让数学课饶有生趣。任
5、意点8个点,再将每两点连成一条线,看似简单,连线时却很容易出错。这样在课前制造一个悬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又为探究“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在探讨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6个点,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这
6、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回应了课前游戏的设疑。最后拓展提升,还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三、教后遗憾的地方:新课标下的课堂追求的是课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节课,学生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着好多遗憾的地方。(1) 没有充分掌握自己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在备课时我考虑多层次学生的需要,特别照顾中下生,因为毕竟这是数学奥赛的内容,有点难度。既然已编入了教材,就应让所有的学生能接受它,所以我侧重于书本
7、上的基本解法的教学。书本上的解法是这样的:3个点时有1+2=3(条),4个点时有1+2+3=6(条),……6个点时有1+2+3+4+5=15(条)。然而课堂中出现的两种解法更为学生所接受:解法一,5+4+3+2+1=15(条);解法二,6×5÷2=15(条)。而且解释得也非常准确和简洁。其实就这个知识点应该和学生以前学习的“数线段”、“数角”等类似,大部分学生有这个知识基础,还有一些学生在这之前的六年级综合素质能力竞赛考前训练过,那对于这种题目简直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连想都不用想的”来看待了。
8、(2)对于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处理得还不够到位。如:创设情境:用卡片上的8个点,每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呢?学生出现了很多种答案,而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正如我的课前预设:需要化繁为简去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可是当时有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把这8个点当作8个好朋友,连线当作好朋友在握手,第一个人可以跟7个朋友握手,第二个人只要跟6个…看起来她已经会做这类题了,还能化抽象为形象,大部分同学听完后一定会接受她的这种做法,但还没教就让她全说了,下面我还要让学生探究什么?想到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