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30505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4
《田光林微言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有效教学德阳第六中学田光林健康及富有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改变他们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向同学科老师学习之余,可坚持跨学科听课,以提高数学教师的语言修养和人文素质,也可借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博采众家
2、之长,更新教学理念,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从多角度搞活课堂教学,增强师生情感交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节目主持人幽默又带神电视语言是同学们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课堂上,数学教师若能模仿主持人的神态、语言风格,则可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通常情况下老师会直呼其名“××同学,你说(讲)……”,于巴巴的,没有味道,而改为“有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就会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请同学上台板演时则说“有请××上台领奖”,边说边双手送给他一支
3、粉笔,“领奖”二字给学生荣誉感.消除了其恐惧心理.王小丫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开心辞典”的主考官,可以说家喻户晓.教学中讲选择题.当学生在两个答案间徘徊、犹豫不决时,模拟王小丫的语调,反复“选A还是选B?”“选A,确定吗?”临近下课时,说“××同学的答案到底是对是错呢?稍作休息我们再见”,留下悬念,促其思考.口述题目,不板书时,则打着手势,“请听题!”。5初三复习备考,综合测试,气氛紧张,节奏快,为了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模拟王小丫开场白:今天考试,大家可以有三种求助方式——同学们可以要求我降
4、低试题的难度,可以电话求助你的家人,也可以请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但不能求助现场的观众.教室里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荡漾着笑声,笑意写在学生的脸上.而一句“不能求助现场的观众”其潜台词就是“遵守考纪”。2、坚持跨学科博采众家长数学老师的致命弱点可能就是语言生硬.发挥好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数学教师若能坚持跨学科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则可丰富教学语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抽象严谨的数学思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1数学与物理“参照物”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名词.但不是物理学的专利,数学
5、也可引用.如:4比5少百分之几?20%;5比4多百分之几?25%。可以看出,所选参照物不同,计算结果不一样.前一个问题的参照物是5,后一个问题的参照物是4.又如: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同样是多项式,由于所选的参照物(有理数、实数)不同,因式分解的结果就不一样.数学老师监考强调纪律时可使用物理名词术语:头部不准振动,眼睛不准扫描.“振动”、“扫描”既诙谐,又有震慑力.擦黑板时,数学老师也可教学生一招:低频率,高振幅、风向性。风向性就是由下风往上风擦,注意风向;低频率指擦黑板时
6、速度要慢;高振幅指擦黑板从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按一个方向擦,幅度要大,不要东擦一点,西抹一下,杂乱无章.2.2数学与语文数学老师可多读一点与本专业无直接关系的文学作品,坚持向语文5老师学习,一定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教学语言绝不致索然寡味.试卷评讲,碰到似曾见过的题目时,来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试卷上面独徘徊”,给人以清新优雅之感(尽管有弄墨之嫌).讲“数形结合”时.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词:“数与形,本是两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
7、.”这样,“数形结合思想”肯定会在学生大脑里留下深刻的烙印.谈“逆向思维”.可向学生介绍传说,来一段小插曲.相传,古代解缙写了一幅祝寿对联,展开上联“这个婆娘不是人”,宾客太惊;紧接着是“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释然.下联是“生的儿子尽是贼,偷来蟠桃送至亲”.逆向思维在古代诗歌中也有运用.“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怎么可能是红的.原来“夕阳方照桃花坞”.写诗作对可采用逆向思维,同样数学解题倘能巧用“逆向思维”.也可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2.3数学与英语近年,用英语叙述的数学试题在中考和竞赛中闪亮登场,这对
8、数学老师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针对有学生认为“因为,所以是整式”,我借用英语语法、时态,指出:代数式形式的判断,不能看化简的结果,应该看“原形”、“现在时”.而不能看它的“将来时”.学生会意地笑了.数学要严谨求实.也要生动活泼,允许学生笑,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当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有误时,一句“Really?”(真的吗?)提醒他周密思考.当学生说出答案,要他讲原因时来一句最常见、最普通的“why?”(为什么?)也可能让学生脑子灵机一动.3、语言非常规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