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总复习物理高考热点集训(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热点集训(一)v-t图像的理解及应用理论指导运动图像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描述有关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形状类似的图像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因此应用图像时,首先要看清纵、横坐标代表何种物理量.对直线运动的v-t图像应从以下几点认识它的物理意义:①能从图像认识物体的运动性质.②能认识图像截距的物理意义.③能认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④能认识图像覆盖面积的意义.⑤能说出图线上任一点的状况.实战演练1.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1-1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图1-1A.0~2s内的加速度为2
2、m/s2B.0~5s内的位移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2.如图1-2甲所示,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高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后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乙所示是运动员跳伞过程中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知:(g取10m/s2)()在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约为8m/s2图1-2B.前14s内运动员下落高度约为300mC.运动员从开始跳伞到落地前运动时间为24sD.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一直在增大解析:选A.在速度-时间图像中,
3、斜率表示加速度,通过图像可知前2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大约为8m/s2;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所以前14s内运动员下落高度大约占40个格,每个格表示4m,所以下落高度约为160m;3.如图1-3所示是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某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以下分析结论:图1-3①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②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③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④前4s内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以上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
4、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①解析:选C.物体的运动方向即为速度方向,从图上可知物体在2s前速度为负值,即物体向负方向运动;2s后速度为正值,即物体向正方向运动.故①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物体的位置要通过分析位移来确定,物体的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线中对应图线所包围的面积的代数的和.由图可知前4s内物体在2s时有最大的负位移;虽然2s后运动方向改为正方向,但它的位置仍在位置坐标值负值处(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故③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所以选项C对.追及相遇类问题理论指导1.两个物
5、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等现象.此类问题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2.分析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技巧(1)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2)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
6、后对解的讨论分析.实战演练4.甲、乙两物体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断下列哪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A.甲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B.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1m/s2C.甲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D.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1m/s2解析:选B
7、CD.B、D项中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甲一定能追上乙;A项中甲、乙速度相等时,由20+t=10+2t得t=10s,5.一列客车以v1=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轨道的前方s0=120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v2=6m/s的速度同向行驶,于是客车紧急刹车,以a=0.8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问:两车能否相碰?答案:见解析6.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辆小车从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前进.有一人在车后与车相距x0=25m处,同时开始以v0=6m/s的速度匀速追车,人与车前进方向相同,则人能否
8、追上车?若追不上,求人与车的最小距离.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