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ID:6159406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5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_第1页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_第2页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_第3页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_第4页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时间:2011年08月01日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刘奇葆字号:『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四川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农业大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我们必须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立足四川实际,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四川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  一、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2、粮食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物资。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四川是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近年来,我省克服特大地震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全省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我们必须增强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坚持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目标不动摇,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稳定粮食尤其是口粮生产,为

3、全国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必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根据四川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布局,抓好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积极推进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同时,要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良种选育和土壤改良,加快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扎实推进科技增粮行动。四川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亩

4、。确保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潜力在单产,关键靠科技。四川提高粮食亩产的潜力还比较大,农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众多,科技增粮大有可为。当前,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新品种选育等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力争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能,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不断增强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此外,要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切实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多年的实践告诉我

5、们,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要的是依靠政策激励和价格引导来调动农民种粮和政府抓粮两个积极性。一方面,应牢记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和“四补贴”政策,以利益调节鼓励和引导农民种粮。另一方面,要牢记粮食安全责任在政府,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补力度,让重农抓粮的地方在财政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切实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坚持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水利建设不仅事关发展,而且事关民生,更与农业现代化息息相关。四川自古以来被誉

6、为“天府之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代李冰治蜀,建造都江堰,造就了成都平原两千年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富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四川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推动全省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治水兴蜀”方略,把水利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努力做到科学治水、用水、管水,力争用5至10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变全省水利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支撑四川长远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突出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四川是水资源大省,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

7、发利用滞后,工程型缺水严重,实际上是用水小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启动实施了“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规划到2016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在研究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时,我们下决心提前一年完成规划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5年时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也就是到2020年,我们将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为此,我们将扭住水利建设不放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进一步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形成大中小水利工程配套的灌溉体系。同时

8、,要坚持科学规划,搞好渠系配套工程,成片推进全域灌溉,着力提高城乡用水的保障水平。  深化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大兴水利建设,深化改革是关键。从四川实际出发,我们要根据水利建设的公益性,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水利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要积极争取金融支持,注重用好社会资金,着力调动受益主体自主投入办水利的积极性。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我们要在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同时,积极构建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