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doc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doc

ID:61582383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2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doc_第1页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摘要】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在文本研习中熏陶、在问题探讨中参悟、在阅读讲练中渗透、在写作训练中深化、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等五个方面,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环境教育;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

2、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1]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在文本研习中熏陶  新课程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编发了不少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古今美文。这类美文在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

3、语文(必修一)》里的郁达夫名篇《江南的冬景》,我们引导学生一同随作家去欣赏“曝背谈天”、“午后寒郊”、“冬日农村”、“江南雪景”等闲适、温润、和煦的优美意境。阅读当代作家高建群的散文《西地平线上》,一同随作者到西部去看无比壮美的落日、灿烂炫目的火烧云,去感受“雄伟的风景”,去体会“世间有大美”。精读苏轼名作《赤壁赋》,和同学一道感悟他是如何将自己的精神力量作用于自然景物,使无生命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成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审美对象;一同体味苏子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所表现的超然旷达的情怀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细读柳宗元的

4、《始得西山宴游记》,和作者一起感受西山给予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愉悦,体会“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妙处,从而深切领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至情至理。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中就有大量亲近自然、歌颂自然的名篇佳作,这类诗歌历来就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好材料,当然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好素材。如在讲授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2]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见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赏析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

5、流水”的所蕴含哲理时,就可借助于闻一多认为的此诗比《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2]的评价入手来引导学生通过美读来品味、感悟诗人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张若虚的这几句诗跳出前人一味哀叹“人生几何”的窠臼,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人生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哲学思想。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邈远的人生感悟、“夐绝的宇宙意识”的确给了我们同学许多深刻的启迪。  总之,对这些走进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的古今诗文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感悟作家诗人的生花妙笔,来领略大自然的多样与神奇,增进人与自然的亲和与交融,激活学生亲

6、近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万物也有人的性情。  “万物静观皆自得”(宋·程颢《秋日偶成》),“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唐·王昌龄《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升华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引导学生赏读这类诗文,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走进自然美的世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长期坚持这样的研习与熏陶,无疑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在问题探讨中参悟  古希腊哲学

7、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问说》)。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常规武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上的应有功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有一个模块是以“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句名言———“像山那样思考”而命名的(这篇同名随笔收录在他的那本被誉为“绿色圣经”的《沙乡年鉴》里)。在教《像山那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