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

ID:61580516

大小:2.95 MB

页数:329页

时间:2020-02-05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_第1页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_第2页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_第3页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_第4页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7章化学键理论概述离子键理论12共价键理论3金属键理论4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内容7-1-1离子键的形成1916年德国科学家科塞尔(Kossel)提出离子键理论。电子转移形成离子,相应的电子构型变为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形成稳定的离子。7-1离子键理论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就是离子键。正、负离子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化合物。根据库仑定律,两个距离为r,带相反电荷q+和q―的正、负离子间势能V吸引为V吸引=―q—q+∙40r当正、负离子充分接近,r极小时,离子之间的排斥作用的势能V排斥迅速增加。V排斥=Ae―rρ因此,正、负离子之

2、间的总势能与距离r的关系为V=―q—q+∙40r+Ae―rρ下面是Na+和Cl-彼此接近的过程中,势能V的变化曲线V0r0rVr0r>r0当r减小时,正负离子靠静电相互吸引,势能V减小,体系趋于稳定。V0r0rr

3、形成正、负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键。也就是说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7―1―2离子键的性质静电引力F符合公式Fq1∙q2r2q1,q2分别为正负离子所带电荷量,r为正负离子的核间距离。所以,离子的电荷越大,离子间的距离越小,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越强。静电引力的实质,决定了一个离子与任何方向的电性不同的离子相吸引而成键,所以离子键无方向性;而且只要是正负离子之间,则彼此吸引,即离子键无饱和性。但是每个离子周围排列的相反电荷离子的数目是一定的,这个数目是与正负离子半径的大小和所带电荷多少等有关。一般来说,元素的电负性差越大

4、,形成的离子键越强。离子键形成的重要条件就是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值较大。化合物中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离子键,即使是CsF的化学键,其中也有部分共价键的性质。一般用离子性百分数来表示键的离子性的相对大小。∆离子性百分数/%∆离子性百分数/%∆离子性百分数/%0.211.2302.2700.441.4392.4760.691.6472.6820.8151.8552.8861.0222.0633.089一般认为,∆>1.7,发生电子转移,主要形成离子键。∆<1.7,不发生电子转移,主要形成共价键。键能1mol气态分子,离解成气态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为

5、离子键的键能,用Ei表示。7―1―3离子键的强度键能Ei越大,表示离子键越强。以NaCl为例NaCl(g)——Na(g)+Cl(g)H=Ei以NaCl为例晶格能在标准状态下,将1mol离子型晶体分解成1mol气态正、负离子时需要的能量,用U表示。晶格能U越大,表示晶体分解成离子时吸收的能量越多,说明离子键越强。NaCl(s)——Na+(g)+Cl-(g)H=U玻恩(Born)和哈伯(Haber)根据盖斯定律建立了著名的玻恩―哈伯循环,用热力学计算的方法解决晶格能的问题。晶格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得,但是可以通过热化学方法从有关的实验数据间接计算

6、得出。例如,可以将反应NaCl(s)——Na+(g)+Cl-(g)设计在一热力学循环过程中。Na(g)Na+(g)H3H4Cl-(g)H5+H1H2Cl(g)H6Na(s)+Cl2(g)NaCl(s)12这就是玻恩-哈伯循环,据此由已知的热力学数据,可以计算晶格能。其中H1是Na(s)的原子化热A。Na(g)Na+(g)H3H4Cl-(g)H5+H1H2Cl(g)H6Na(s)+Cl2(g)NaCl(s)12,是Cl2(g)的解离能D的一半。H2=D12Na(g)Na+(g)H3H4Cl-(g)H5+H1H2Cl

7、(g)H6Na(s)+Cl2(g)NaCl(s)12H3是Na(s)的第一电离能I1。H4=-E1,是Cl的电子亲和能E1的相反数。H5=-U,H5是晶格能U的相反数。Na(g)Na+(g)H3H4Cl-(g)H5+H1H2Cl(g)H6Na(s)+Cl2(g)NaCl(s)12H6是NaCl的标准生成热fHmNa(g)Na+(g)H3H4Cl-(g)H5+H1H2Cl(g)H6Na(s)+Cl2(g)NaCl(s)12由盖斯定律得:H6=H1+H2+H3+H4+H5所以-H5=(H1+H2+

8、H3+H4)-H6得H5=H6-(H1+H2+H3+H4)即U=H1+H2+H3+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