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71860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1
《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课程标准》 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杨坤强本人于2014年5月24至7月30日进行了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根据学校集中培训与个人研修的方式,专题讲座与主题研讨相结合开展的学习,进行了一下整理,得到了很大的收获。2007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正式启动,教育部成立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修订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于2011年写出送审稿,教育部成立审定组提问,修订组答辩。2011年底形成《课程标准》正式版。 此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保持了实验稿标准原有的整体框架结构和核心
2、内容不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实验稿标准中的与“科学内容”相关的表述,适当增加案例,调整“实施建议”,仔细推敲文字表述等。 相关内容具体的修改原则如下:1.对于“前言”部分,根据对所有学科统一的修改要求,调整表述;2.“内容标准”部分,保持原结构不变,微调“科学探究”,修订“科学内容”;3.“实施建议”部分,保持原结构不变,侧重修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4.“附录”部分,补充学生必做实验,增加案例及评析,规范相关表述。具体修订说明如下: 一、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本次修订侧重对部分内容的完善性调
3、整。例如,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将原“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另外,将原来的“课程标准设计”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目标”的修改中,对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科学、技术、社会等层面进行了梳理与微调;对“知识与技能”部分将行为动词“初步认识”统一为“认识”。 各学科统一规定将“内容标准”换名为“课程内容”,此为本次修订的重点之一。在修订中注重落实多维课程目标,力
4、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融入“课程内容”中。 将“科学探究”放进“课程内容”,适当推敲了“科学探究”内容中的文字表述,微调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的部分条目。同时删去了实验稿标准中类型相近的案例,另外补充了两个案例,在每一个案例后,增写了一段“评析”。 实验稿标准中“科学内容”含3个一级主题、14个二级主题,每个二级主题下又有若干三级主题。这次保留了原课标中的一级、二级主题,主要针对三级主题内容进行了修改。 规范相关表述,增加可评价性。将原有的“初
5、步认识”和“大致了解”等行为动词调整为“认识”和“了解”。将原条目“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规范为“理解欧姆定律”。将原条目“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规范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对一些条目作了进一步细化。如,将原条目“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细化为“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再如,将原条目“……会测量温度……”修订为“……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适当删减、整合内容,降低要求。将原条目“比较色
6、光混合与颜料混和的不同现象”中的“颜料混合”删去;将原来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的3个条目,通过“新材料”整合为一个条目。 适当增加内容,落实三维目标。增加了“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还增加了与生产、生活有联系的条目。增加了“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条目。 本次修
7、订还增加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例如,增加了“测量密度”、“测量速度”、“探究液体压强”、“观察静电现象”,等等。同时,不仅在三级主题中增加了实验条目,而且在附录中补充了学生必做实验,共20个。 二、调整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将原有“内容标准”68条修订为“内容要求”63条。 1.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删去条目“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
8、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以删去。“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的不同现象”,修订时删去了“颜料混合”的内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4.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