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6367
大小:1.56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8-01-04
《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永春县吾峰镇卷(第一卷)永春县吾峰镇人民政府二00九年五月-119-目录一、永春县吾峰镇行政区域图……………………………………P2二、永春县吾峰镇概况……………………………………………P3三、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P4---P9四、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总结报告…………P10--P12五、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遣产村级协普员登记表…………P13六、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汇总统计表………P14七、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汇总统计表………P15八、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类别一
2、览表………P16—P31九、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P32—P117-119-永春县吾峰镇行政区域图-119-永春县吾峰镇概况吾峰镇位于永春县西北部,天马山南麓,距县城十公里,境内群山环绕,山清水秀。中部有三座山,形似三龟。民谣“三龟排走,铜锣把水口”。因龟鳌同类,以鳌为雅,故俗称“鳌头”。后改称鳌峰。采用简字体后,取方言谐音“吾”字代替“鳌”字。吾峰地处永德两县交通要塞,古代常在桥头铺设有驿站,因之成小集镇。铺街的独拱石桥和桥墩旁的古榕树是桥头铺的象征。南宋理学家朱熹来泉讲学时曾客寓于此,并赋诗《宿大桥铺》一绝。吾峰在宋至清期间,属民康乡,
3、常安里廿一都、廿二都,民国初称鳌峰社,抗日战争前期,跟苏坑乡合并,称为三山乡,后期改称常安乡。新中国成立伊始,沿用常安乡旧制,后历经隶属第三、八和十一区、霞陵区、吾峰乡。1958年归并城关公社,1961年分出成立吾峰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吾峰乡,1991年撤乡设镇,成立吾峰镇。吾峰镇辖枣岭、吾中、吾西、择水、侯龙、梅林、吾顶、培民等八个村,境内面积32.2平方公里,人口2万多人。享有人杰地灵之称,知名人士有梁披云、梁灵光、梁良斗等先生,革命先驱者张文宣等。吾峰镇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属县城"半小时经济圈"的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审时度势,抢抓机遇,
4、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带领全镇人民走以农为主,以工富镇,农林牧副渔齐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使吾峰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生机盎然的一方热土。-119-永春县吾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为了进一步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县文体局统一部署,结合吾峰实际,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普查工作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指导,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通过认真普查,全面了解和
5、掌握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二)工作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目标是: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二、普查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等)和文化空间。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均属普查范围。-119-(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暂不调查)。(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礼仪式音乐等。(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
7、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戏等。(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119-(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
8、气与习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