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

ID:61563220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28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追寻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时间:2013-04-1909:46:14作者:佚名论文导读::课堂教学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它应该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过程、深入解读教材三个方面的整体组合。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观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追寻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论文关键词:课堂效率,解读,和谐,优化  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2、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在小学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的和谐,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信任、尊重、理解等,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3、,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但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尊重学生的人格,架构心灵的桥梁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人而言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其人格的不尊重。身为一名教师,除了尽最大努力教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尊重所有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有一次,笔者让学生做这样一道练习题:把小动物送回家,突然一个学生大声喊道:老师,有的小动物找不到家。我面带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看似简单的一个微笑,

4、却带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所有小朋友争先恐后的回答:小熊。如果当时笔者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给予严厉的批评,就会中断学生的思维,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等,把学生在课堂上想的、说的、探索到的、体验到的作为课堂评价的重点。  只要老师坚持爱的教育,学生就会愿意和老师沟通,把老师看做是最信赖和仰慕的人,懂得尊重教师的劳动,从而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最大限度的吸收老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教育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多元评价学生,彰显爱的力量  小学数学《新课标》

5、指出:“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评价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  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经常和学生谈心,关爱学生;充分应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浓浓的爱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善于应用面部表情表达教师的情感和意图等等。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声鼓励、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以表现出教师满怀爱的真情,一定会给学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感觉。在这种和谐的、爱的氛围

6、下,学生才能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引导,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达到热爱学习的目的。  二、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人教版数学教材无论从摘要求。  1.前后联系,关注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点与知识点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前一知识点是后一知识点的基础,后一知识点是前一知识点的延伸。对同一类知识来说,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布,认清它们的来龙去脉与纵横联系,以及它

7、们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前后脱节或者重复。  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加减混合两步计算式题”为例,它在低年级教材编排中是这样系统安排的:  第一次出现:在一年级上册。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方法,知道加减法混合计算式题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教材呈现的情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理解运算过程服务,在先减后加计算方法的教学中,借助情景来理解运算顺序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对应的情景图来解释。  第二次出现:二年级上册(P28例3)。同样是加减混合计算式题,但这时的情景图已经失

8、去表示运算顺序的意义,解题策略增加了开放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计算与生活情景的区别。  第三次出现:二年级下册(P4例1)。这是一道典型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以引导学生应用加减混合计算式题的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