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治疗新观念.docx

儿童尿床治疗新观念.docx

ID:61561264

大小:12.4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8

儿童尿床治疗新观念.docx_第1页
儿童尿床治疗新观念.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儿童尿床治疗新观念.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尿床治疗新观念 2006年06月大家健康·育儿生活》文/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王大民 儿童时期排尿障碍虽然不是一个致命的症候群,但它却跟泌尿道感染、尿液回流息息相关。5岁以上的幼儿,如有每周超过两次以上的尿床现象,可寻求医生接受治疗,包括膀胱训练、就寝前水分控制等。  孩子的排尿障碍包括有白天尿频症、尿失禁、小便疼痛、小便困难、夜间遗尿(尿床)等。在治疗这些症状时,所考虑的方向和成人有相当不同之处,特别在最近几年经由欧美多位学者的研究,对于夜间遗尿的原因、治疗原则有不少新的共识。本篇向年轻的爸爸妈妈做详细介绍。  造成尿床的原因  尿床的成因,当然必须先将确实有器官上的疾病排

2、除,如脊椎神经的病变、尿道阻塞的病变、肾脏或膀胱的病变等。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并非有器官病变,而是主要有以下3项原因:  1.脑干觉醒中枢的因素:  孩子在熟睡时,无法感受到膀胱涨尿时神经的传导,而由脊椎的反射中枢不自主的排尿,导致尿床。  2.膀胱功能性的因素:经过许多尿动力学检查的结果发现,确实某些尿床孩子的功能性膀胱容积较小,或者出现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的现象,而且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可能在夜间睡着后才出现。  3.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一般正常的孩子,在夜里自然而然他的抗利尿激素会比白天升高,但是尿床儿童的抗利尿激素在熟睡后却没有增加,所以造成夜间大量尿液产生,也就是夜间多

3、尿症,因此容易尿床。  如何治疗小儿尿床  治疗尿床的共识,在国内最近经泌尿科医学会的安排,聚集各相关科系医生如小儿泌尿科、小儿肾脏科、精神科已经共同讨论出治疗的共识与准则,其中的重点如下:  1.我们建议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仍然有每周超过两次尿床的现象,而且家长有强烈的寻求医疗的意愿,就应该接受治疗。但是治疗应从膀胱训练、就寝前水分控制着手,药物治疗应该放在第二位。  2.6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仍然有每周超过两次尿床的现象,就更应该积极接受治疗以及检查。检查项目如:一般分析尿液、肾脏及膀胱超音波、详细问诊、理学检查。治疗以两个方向为主:一是药物治疗(以抗利尿激素——DDAVP优

4、先考虑,另外一种药物抗忧郁——Imiprami则少用);二是夜尿警铃的条件反射训练。  3.如果采取抗利尿激素(DDAVP)口服或鼻喷剂的治疗,其初期治愈率达75%以上,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如果使用得当的话,一般建议持续使用3个月,然后再慢慢将药量减低,而后渐渐停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