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doc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doc

ID:61559092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8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doc_第1页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参赛“德育案例”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黄石十中陈谷良【内容提要】一直以来,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在校学习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适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总是在与辍学率、巩县率和及格率、优秀率和升学率打交道。本文以学生为主体,谈一谈如何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关键词】施教、学生、和谐、民主、个性、教育价值、幸福【正文】题记:只有创设一个教育环境,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案例:我担任这届初一班主任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们704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大到西塞山区文明班级,小到校运动会精神文明班级等。然而,

2、我却认为,我们704班取得最大的成绩是100%的巩固率,没有流失一个学生。这在主要以流动人口子女为服务对象的黄石十中实属不易。苏姆林斯基认为:无知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也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因此,“学校应当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向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作为施教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要激发学生本身的内在精神力量,即发自学生内心的,乐于并渴求接受教育的要求和愿望,渴望积极向上、渴求进步并得到快速成长发展的思想状态。以我所带的704班来看,100%的巩固率固然与学校正确的办学思想,各科任老师正

3、确的育人观念有关,但也更离不开我的带班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题,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在704班中学习成长是幸福的。有人认为,学生教育主体理论“可以为我们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班主任热衷于模式化、强调统一性、忽视多样性、贬低个性。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无儿童的教育”,“无个性的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认为读书无聊,学校生活枯燥乏味、毫无乐趣,甚至产生了厌学、弃学的现象。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前提。1、教师要热爱学生。作为教师,必须使教育学生、热爱

4、和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成为你精神生活的实质。教师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要把学生带进一个认识周围现实的世界中去,帮助他们学习。1、教师要相信学生。对人的信任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追有新人人,才能唤起人的自尊。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他义无壁细胞热播的西北气不过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但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这就要求做老师的我们要恪尽职责,积极努力的去照顾学生、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孩子们的

5、不同天赋、才能和兴趣,因人而异的指导他们。2、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不了解他的思维和感知周围世界的特点,那么关心学生的话就成为光荣。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多交往,做学生的朋友,跟学生打成一片,不单纯“是一个教书匠”,要积极广泛地参与指导学生的各种活动。二、以学生为主题,教育过程民主化和个性化是关键。1、教育过程民主化。首先要革除非人道的对待学生的种种做法。比如侮辱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片面主球升学率,不顾学生身心健康,任意加重学生负担;唯上、唯师、一言堂、家长式的统治和霸道作风等。总之,反对一切压抑学生的做

6、法。其次,要进行教育民主的建设。要建立宽松、开放、民主的班级,是学生能愉快的进行独立思考,要吸收学生进行班级管理,保证班级工作平等、公正、透明。2、教育过程的个性化。首先,不要统得太死;其次,要反对一般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育。第三,要加强选择性,要将选择全交给学生,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特点和其他条件主动选择适合与自己的教育。三、以学生为主题:教育价值的合理取向。1、帮助学生提高和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这既是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又是教育所已能够满足人追求人生价值需要的关键所在。2、是学生获得全面

7、、和谐、自由的发展。人生价值的全面实现是与人能够否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的发展直接相关的。一般来说,人的主体素质发展的越全面,各方面的发展越和谐、发展的自由度越大,人给社会所做出的价值贡献也就越大、越丰富、越全面。3、是学生形成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人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实际上是人求真、求善、求美活动的结果。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3、孙昌瑞《论教育的主体性及其标本标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