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58793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28
《浅谈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指导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游戏成为教育儿童、发展儿童的手段或形式。而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当前,幼儿园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如:有的教师总觉得孩子在游戏中,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紧张地注视幼儿的游戏,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中断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于是游戏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台戏。而有的教师认为,幼儿的自主游戏就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就可以了。他们只是为幼儿的自主游戏的开展准备适当的环境及玩具,根本不关心幼儿自主游戏进行的情况,不观察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出现的问题。在提倡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今天
3、,显然这些做法是没有充分尊重幼儿主体性的表现。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支持者。那么我们该如何成为这三“者”呢?一、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是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关键。教师和幼儿双方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师居于更为主动和优越的地位,而幼儿则相对被动。那如何在师幼互动中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呢?我觉得尊重孩子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就要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
4、自由地评价自己的游戏。我认为只有做到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6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快乐自主的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利,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怎样进行游戏等,都应由幼儿自行决定,教师只能是给幼儿建议,使得他们的游戏活动更加完善,而不能强加干涉。只有当幼儿在游戏中成为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1.认识和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蒙台梭利早就强调,教师必须培养自己观察幼儿的愿望和能力,从而了解他们,教育他们。这里,教师的观察不是一般性的了解
5、,而是考察游戏情景中活生生的(活动着的)幼儿,不仅仅是了解幼儿的普遍状况,而是关注每个个体。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仅去看,还要去倾听、去询问、去思考,从而了解幼儿在游戏中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认识其个性特点,理解在具体游戏情景中幼儿行为的意义。我们只有基于游戏中对幼儿行为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才能尝试和探索合适的指导方式,才能有合适的师幼互动的对策。我们的体会是: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往往与成人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对幼儿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这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必要前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们有自
6、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与众不同之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进一步端正教育观念,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2.关注师幼互动对幼儿游戏的影响。自主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限制,能够全身心投入活动、操作材料、表现自我。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开心、快乐、好玩,这也是幼儿游戏的实质所在。所以给幼儿创设支持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很有必要。但是这样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幼儿要放任自流,而是意味着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通过师幼互动,特别是教师以大朋友、大伙伴身份与幼儿交往,使幼儿感到安全、融洽和亲切。
7、教师的参与及与幼儿的积极互动,能给幼儿以激励、支持,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创造,从而实现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我们在观察、研究幼儿行为时,已改变了对幼儿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还要改变以往仅仅从自身出发、不考虑幼儿的教育方式,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改变那种与幼儿交往中较多注重知识技能的偏向和权威式指导方式。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要多采用积极正面交往和情感激励,以平等身份与幼儿协商讨论。使“尊重幼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有了实质内容且真正落实在教师的行动中。在游戏中,
8、幼儿的行为也常常会给教师以启示。从这个意义上,幼儿成了教育者,师幼之间实现了教学之长。3.感受并回应幼儿的游戏需要,实现师幼心灵沟通。6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游戏时,观察到幼儿的行为,还要注意思考,融入情感因素进行反思,注意理解并把握幼儿行为的意义与教育的意义。由于有了情感认同,教育观念不再是外在的客观知识形式的东西,而是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身需求。我们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幼儿的需求,师幼间就有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