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doc

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doc

ID:61556487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27

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doc_第1页
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doc_第2页
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doc_第3页
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定位大塘中学刘仲卿我国的课程改革目标是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而不断变化的。20世纪5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提倡加强“双基”训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20世纪60年代,突出地提出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以适应科技迅猛发展对培养能力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大量问题,强调教学还必须体现其社会价值,具有问题意识及解决的知识。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育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结合教育目标,培养出既有知识又能正确参与科技决策的未来社会成员。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信息社会逐步到来,教育应更

2、好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于是又提出了素质教育目标,在学习型社会中,从终身教育角度出发,应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更主动、更全面。由此可见,课改目标与时俱进,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从而导致教育改革的实施和组织,也必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教改的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教师是课程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教师只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才能从容应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提供者。一、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强

3、化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培育,由知识的“传授者”,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也是思维的细胞,能力是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也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和最高效率获取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一条径直而快捷的认识途径,它不仅为引导学生掌握间接经验所必需,尤其为培养开发学生智能所必需。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引导转化,即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把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系统地、有目的地转化到学生的个体认识中去。学生是当代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环境下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认识差异,以现行教材为其本内容,以学生周围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有目的

4、地组织学生对相关知识、有规律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构建和重组,即整合。形成知识基本网络,从而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别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相互沟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二、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反思探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认识活动,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兴趣,使被动接

5、受转变为主动索取,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契诃夫所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首先,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具有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的谈吐,图文并茂的板书,创造性思维的引导。用爱心唤醒学生,用关心感化学生,用信心激励学生,用诚心陶冶学生,用恒心鼓舞学生,真正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效应。其次,优化教学设计,着重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活动的最好刺激性信息,大

6、胆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适时恰当营造目标性、探究性、启发性、趣味性、科学性、灵活性等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去悟,师生迎动,公平参与。真正收到师生互动的共振效应,同时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再次,重新审视“照方抓药”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创造形象性、生动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教学愉悦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科学研究本身的价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乐于动手的能力,真正做到对抽象、复杂

7、的问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研精神得到升华,感悟探究和成功的乐趣,得到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本领。三、转换问题角度和方式,加强知识的迁移,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标志,创新精神是民族振兴的灵魂。当前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素质良好的合格毕业生。针对这一要求,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顺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