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贝多芬教案.doc

走进贝多芬教案.doc

ID:61554719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27

走进贝多芬教案.doc_第1页
走进贝多芬教案.doc_第2页
走进贝多芬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走进贝多芬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范例课题:走近贝多芬课型:欣赏课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欢乐颂》和《致爱丽丝》,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净化心灵2.引导学生倾听旋律的重复变化,感受独唱、重唱、合唱和乐队的不用效果,以及造成的情绪变化3.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的能力2.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旋律的重复和变化,感受重唱、合唱、乐队的不同效果,以及作品的气势和风格3.欣赏时,注意引导学生辨别旋律的变化,以及造成情绪的变化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音像资料等课时安排:一课

2、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作者1.出示电脑画面,认识贝多芬。贝多芬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外表,身材矮小而粗壮,蓬头瞪眼,平时级少说话,但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用心灵谱写了无数伟大的作品,被人们称为“乐圣”2.通过传说伴随画面,引出《月光曲》,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审美动机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合唱《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最精华的部分二、欣赏《欢乐颂》(一)初步感受:1.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讨论自己的感受。2.听前三个乐章的主旋律,比较它们前后的变化,感受音乐家心理和感受的历程,更好地领会《欢乐颂》的主题3.分段欣赏:(1)听第一乐章主题。音乐由

3、低沉到高昂,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欧洲处在黑暗统治下的一种悲愤之情(2)听第二乐章主题。和第一乐章比较,音乐活泼欢快。这是田园诗般的幻想,是对欢乐的追求(3)听第三乐章主题。想象作曲家在干什么?这个乐章是沉思的。音乐家在沉思,进一步探索人生的道路(4)朗读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同名诗《欢乐颂》。贝多芬十几岁的时候就想为《欢乐颂》谱曲(5)带着对歌词的理解,再听《欢乐颂》的主题,联系前三个乐章体会作曲家的感情,音乐在这里推向了高潮,表现了贝多芬向往和平自由的美好理想,歌颂了和平。音乐庄严而圣洁(二)分析领悟: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2.引导学生边唱边分析,体会旋律的变化3.再完整地唱一遍4.点明各种演唱形式(

4、三)深化感受:1.在交响乐队中加入合唱是贝多芬的创举,使音乐更富表现力2.感受不同演唱形式和乐队的效果,以及作品的气势和欢乐的主题3.点明当时这首交响乐首演盛况和贝多芬的伟大人格(四)丰富拓展:1.分别欣赏英国圣菲力普童声合唱团和世界著名歌星胡里奥的不同风格的《欢乐颂》2.欣赏贝多芬《英雄》、《命运》,总结贝多芬音乐的主导风格三、欣赏《致爱丽丝》(一)导入:贝多芬有着丰富的情感(二)初步欣赏:1.教师弹奏2.和《欢乐颂》作比较3.学生哼唱四、运用音乐,设计美化生活1.贝多芬留下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用它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我们的生活2.学生思考设计不同的情境,分别应用《欢乐颂》和《致

5、爱丽丝》教学过程设计说明: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于感情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的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致。因此,音乐教学应当努力创设一系列具有浓郁审美色调的情境,使儿童既受到情感的陶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主要环节:一、引入故事情境,介绍人物生平,激发审美动机二、感受音乐形象,体验主题变化,初步概括内涵三、领悟音乐形式,体验主题变化,发展理性直观四、运用所学音乐,美化现实生活,展示审美素质通过这堂欣赏课的教学,我试图以审美教育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

6、审美理解、审美技能等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地运动,以实现审美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