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02155
大小:1.40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2-07
《A重力弹力摩擦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力、弹力、摩擦力考试要求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3.掌握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判断,会计算其大小.典题精讲考点一: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g的特点:①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②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③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4)方向:竖直向下.(5)重心①相关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②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
2、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例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E.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 C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是地球的吸引力,A错.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B错.由平衡条件可知,细线拉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线上,C对.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
3、关,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球壳.D错;只有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弹簧拉力才等于物体重力,E错.考点二:弹力(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2)弹力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②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胡克定律①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②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轻绳、轻杆
4、、轻弹簧的弹力特别提醒:要区分轻绳、轻杆、轻弹簧三个模型弹力的特点:轻绳:绳对物体的拉力是沿绳收缩的方向.同一根绳上各点受拉力大小都相等.轻杆: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如果轻直杆只有两端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方向.轻弹簧:弹簧对物体的力可能为支持力,也可能为拉力,但一定沿弹簧轴线方向.【例2】1、如图所示,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解析】木棒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接触面为水平面,故弹力的方向应该与地面垂直,木棒的上端与台阶的一点
5、接触,接触面为木棒一个面,故弹力的方向和木棒垂直.【答案】D2、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C.弹簧的原长为6cmD.弹簧伸长0.2m时,弹力的大小为4N【解析】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6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当弹簧伸长量为0.2m时,弹力的大小为【答案】BC【巩固2】1、下列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接触并不一定产生弹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C.静止在水
6、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水平面发生了形变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答案 AC解析 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才产生弹力,A正确,D错误.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而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该物体,受力物体是水平面,两力不同,B错误,C正确.2、 画出图2中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图21.有弹性形变才有弹力,只接触不发生弹性形变不产生弹力.2.杆的弹力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但与杆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3.几种典型接触弹力方向的确认:弹力弹力的方向面与面接触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接
7、触的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球与面接触的弹力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球与球接触的弹力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考点三: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时产生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②有;③(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成正比,即:(3)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 相反.特别提醒: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而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公式中的N是指物体对接触面的正
8、压力,而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N的大小可理解为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例3】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滑杆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c)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