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

ID:61488084

大小:2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2-05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_第1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_第2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_第3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_第4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0.2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了解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个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各种理论。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

2、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例如,听家长的话就是好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事实上,在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观念、认识。在游戏中也没有合作、没有规则,只是自己独立活动,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

3、改的。这时儿童的思维已经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了解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个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各种理论。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4、。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例如,听家长的话就是好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事实上,在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观念、认识。在游戏中也没有合作、没有规则,只是自己独立活动,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在这一阶段,他

5、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的。这时儿童的思维已经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皮亚杰认为,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及应该怎样做,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

6、尔伯格是美国心理学家,他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了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的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

7、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竭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柯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

8、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及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