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484246
大小:22.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2-04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南阳市委党校汪聚贵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历经探索起步、发展完善和创新提高阶段,取得明显成效,产生积极效果。但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牌意识不强。应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服务组织,建立完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实现和谐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加快科技运用步伐的创新;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以及加快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创新
2、。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模式;市场建设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是顺应“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两个趋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是把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使农产品通过加工、流通增值扩效,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机对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业功能。农业产业化经营,历经探索起步、发展完善和创新提高阶段,取得明显成效,产生积极效果。我们经济管理教研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南阳市部分县市区
3、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根据这次调查的资料,作如下分析。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中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后,南阳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增加,龙头企业壮大,服务组织成长,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带动农户就业增收能力增强。(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稳定发展农业、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近年来,南阳市立足自然资源多样性、气候资源多样性、地形地貌多样性的特点,按照调
4、优结构、调大规模、调出特色、调高效益的原则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瞄准龙头企业加工需求,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集中打造优质粮、棉、油、烟、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水果花卉、水产品、畜产品等10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42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1个一村一品专业乡镇和一批跨区域的特色产业带。全市种植小辣椒160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1/3。辛夷、山茱萸、裕丹参等中药材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山茱萸54.7万亩,辛夷23.8万亩,在国内市场占有量分
5、别达60%和70%。发展食用菌2亿袋,其中香菇9000万袋。全市有2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18万亩。全市黄牛饲养量460万头,占全国2%,全省20%以上;水产品及网箱养鱼、莲鱼混养、观赏鱼养殖、甲鱼养殖等特色水产品发展规模均居全省首位,其中网箱养鱼5万多箱。全市支柱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4.3%。(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和依托,担负着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6、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发展龙头企业,既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又能够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是一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南阳市始终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重中之重,以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纽带,使产业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配套推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做法,一是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中,着重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二是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农产品加
7、工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对龙头企业在土地使用、税费上缴、国家投入、外贸出口等方面给予扶持。三是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南阳市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并积极争取涉农建设项目,着力改善水、电、路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并成功启动“绿色食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为龙头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四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如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GAP中药材基地,采在收购农产品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兆丰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公司与
8、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及质量标准,合作社组织农户实到标准化生产,统一进行销售,提高了商品果率,增加了果农收入。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建设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品牌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整体水平提升和县域经济发展。全市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