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doc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doc

ID:61476487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02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doc_第1页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doc_第2页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摘要:借助无线定位技术,人们可随时查询各类信息、位置。主要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促进无线定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无线定位技术;移动通信系统;AOA定位法;TDOA定位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定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也成为了移动运营商们经营的项目。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好无线定位技术,并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弥补其中的缺陷,是更好地推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前提。1无线定位技术无线定位技术

2、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接收无线电磁波,并运用相应的算法计算接收到的信息,从而测量目标位置,以此实现对目标的精准定位。测量方法决定了测量精度,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测量方法是相当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随着无线定位测量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无线定位方法不断出现,使无线定位的准确度逐渐提高。在当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包括GPS定位法、TOA定位法、TDOA定位法、AOA定位法和场强定位法等定位技术。对于上述定位方法,干扰定位准确度的因素主要有NLOS(非视距传播)、多径和多址等。2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2.1

3、算法3TOA定位法是利用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并测试出发射机与接收机间电磁波的传播时间,从而计算两者距离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多个基站获取距离信息,并画圆,多个圆的交点即目标的可能位置,如图1所示。TDOA定位法是指利用信号传输的时间差来计算目标位置的方式,通过相应的数学理论、1个TDOA对应目标发送信号到2个基站的时间差,可得到目标轨迹是以2个基站为焦点的1对双曲线,并通过计算多个TDOA值,对应的多条双曲线的交点即目标的可能位置,如图2所示。AOA定位法是指利用目标与基站的角度关系确定位置的方法,基站

4、的接收天线阵列可测量目标发射电磁波的到达角度,从而得出目标和基站的方位线,多个方位线的交点即目标的可能位置,如图3所示。2.2具体应用2.2.1在移动电话盗打中的应用移动电话盗打是指用户的电话卡被不法分子复制,并恶意盗打,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了高额的话费。当出现该情况时,用户会质疑通信公司在乱扣费,甚至怀疑通信公司的内部人员在盗打用户电话,这严重影响了通信公司与用户的关系。而利用无线定位技术可定位盗打人员的位置,从而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抑制电话盗打现象的发生。2.2.2在移动黄页中的应用通过

5、无线定位技术,移动黄页可迅速定位用户位置,从而根据用户位置筛选出相应的信息供用户查询。在此情况下,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快速查询相关信息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扩大移动业务的范围,从而为移动通信行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2.3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将无线定位技术应用到紧急救援中是移动通信工程的重大突破,它使紧急救援的成功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紧急救援中,时间是第一要素。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报警时都需要向警方提供详细的位置,以便警方快速实施救援。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报警人因精神过度紧张、时间紧迫或对所处环境不熟悉

6、等,无法向警方提供自身的具体位置。此时,通过用户电话内置的位置服务功能,警方能快速确定用户的位置,从而在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工作。2.2.4在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辆导航中的应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需要定位大量车辆的位置。以往,使用AVL系统定位车辆的位置。然而,AVL系统需要大量的硬件投资,且会占用宝贵的频带资源。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服务功能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在需要导航和跟踪的汽车上安装移动车载台,通过通信基站和车载台,车辆的位置信息会实时传输至交通管理调度中心,从而使交通管理调度中心与车辆建立起

7、协调的导航管理。3结束语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在生活品质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各大移动运营商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改造旧的产品,并不断研发新产品,从而吸引用户。本文阐述了无线定位技术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无线定位技术的计算方法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期消除定位误差,不断改进和完善无线定位技术,使之能更好地为移动通信系统服务,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参考文献[1]李孟霖,刘洋.移动通信的无线定位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6).[2]邢茂柱.M

8、cLT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应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3]倪连柱.移动通信网络未知干扰源分析定位方法[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