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472111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02
《美国现行审计准则与鉴证准则转型研讨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国现行审计准则与鉴证准则转型研讨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鉴证服务:审计服务的拓展;鉴证准则:性质、作用和结构;鉴证准则与审计准则的比较;鉴证准则的未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在传统的审计服务中,会计报表审计是基础的审计业务、CPA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认定(会计报表)提供积极保证、鉴证服务内容增多,不确定性因素加大,行为主体多样化、鉴证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使CPA及其从业人员在执行鉴证业务时有了规范和指南、规范的范围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判定书面认定公允表达的原则不同、鉴证准则是为适应鉴证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等,具体请详见。本文以知识经济发展为背景,从审计服务拓展为
2、鉴证服务,审计准则走向鉴证准则的角度,对美国现行的审计准则和鉴证准则进行比较,试图找出审计准则的发展方向,以资为我国审计发展所借鉴。一、鉴证服务:审计服务的拓展在传统的审计服务中,会计报表审计是基础的审计业务,其他性质的审计只是会计报表审计的延伸和发展。而今美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鉴证服务(AttestationServices),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另一经济实体所编制并负责的书面认定的可靠性进行查证后,签发一份书面报告,以反映其鉴证结果。鉴证服务可进一步细分为四类:审计、审查、审阅、商定程序。明显地,鉴证服务相对于审计服务范围更广,内容更多。这样,注册会计师(CPA)在鉴证服
3、务中的工作性质和所起的作用与其在审计服务中的工作性质和所起的作用就有重大不同,具体如下。CPA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认定(会计报表)提供积极保证;而在审阅业务中,CPA只能提供中等水平的保证,即在审阅报告中,对被审阅单位的认定提供消极保证——仅指出被审阅的信息不存在重要错报;在商定程序和编制业务中,CPA不提供任何保证,只在其提供的报告中分别指出实际发展的问题和所编制信息的内容。3近年来正在向知识经济过渡的美国,除审计之外的鉴证服务已扩展到其他种类的陈述或报告,诸如验资、盈利性预测、遵守有关法令法规和合同规定的报告、投资收益统计、电算化软件的说明,等等。这些鉴证服务
4、不同于会计报表审计,公认审计准则GAAS亦难以完全适用。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导致了鉴证服务内容增多,不确定性因素加大,行为主体多样化。为了规范鉴证服务行为,界定CPA的法律责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了一套具有广泛实用性的鉴证业务准则(Attestationstandards)来规范CPA对有关的陈述或报告执行的鉴证业务。二、鉴证准则:性质、作用和结构类似于现行的审计准则,鉴证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获取鉴证证据,形成鉴证结论,出具鉴证报告的专业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鉴证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注册会计师鉴证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鉴
5、证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使CPA及其从业人员在执行鉴证业务时有了规范和指南,也便于考核鉴证工作质量,推动了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发展。鉴证准则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施鉴证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2.实施鉴证准则,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鉴证工作质量;3.实施鉴证准则,可以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4.实施鉴证准则,可以促进鉴证经验的交流。鉴证准则的结构类似于现行的审计准则结构,总体上也分为三个部分:一般原则,外勤工作准则,报告准则。其中:一般原则是注册会计师资格条件和执行行为的准则;外勤工作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鉴证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报告准则是注册会计
6、师编制鉴证报告、选择表达方式和记载必要事项的准则。三、鉴证准则与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审计为了便于鉴证准则与审计准则的比较,现将二者内容按结构顺序列表如下。区别,从表中可见鉴证准则与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1.规范的范围不同鉴证准则是所有执行鉴证业务的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审计准则是CPA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中应遵守的原则。32.服务对象不同鉴证准则是针对所有的书面认定;审计准则仅限于对历史性会计报表的审计。3.判定书面认定公允表达的原则不同鉴证准则就某一具体的鉴证业务而采纳相应特定的标准或规定,并不限于公认会计原则;而审计准则则根据GAAP来判定书面认定
7、是否公允表达。四、鉴证准则的未来正如我们从审计业务发展到鉴证业务的过程中所看到的那样,鉴证准则是为适应鉴证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样,鉴证准则未来的发展亦是由鉴证业务未来的发展来决定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信息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社会公众只可能清楚自己创造的知识信息,而作为外部信息的使用者,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将要使用的知识信息的质量如何。在知识信息的更新、扩散、应用加速与Internet相结合,使知识信息呈现“无纸化”状态情况下,信息泛滥、信息污染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