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doc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doc

ID:61467088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02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doc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doc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拥有着绚烂多彩的文化,而想要将这些文化更好地去渗透和传承,则需要通过学校的历史教育发挥作用。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既要让学生们了解历史知识,也要逐步去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现实难题,本研究以此为核心,探索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逐步去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创新实践1.引言历史学科本身有着独特的特点,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造成高中历史教学实效始终无法得以提升。一方面是

2、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兴趣低下,造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是学生很难更全面的了解历史教学的内容,通常会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其中,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策略。2.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前提3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前提,则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化教学理念,目的是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化的场景当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的定位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特征,能够为教学的

3、有效性提供保障。这其中包含的要素有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知识水平等等,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奠定基础;其二,善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历史知识的传授,教师对于语言的掌控能力十分关键。如果仅仅是“照本宣读”很难展现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当然也需要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保证文化内涵以及底蕴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此,历史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联通学生与历史学科的桥梁,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达到生活化教学目标,赋予高中历史课堂全新活力;其三,师生关系的生活化。

4、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这一点放在高中历史学科同样受用。特别是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更需要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即平等、尊重,在一种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所能够展现出的效果势必事半功倍[1]。3.生活化教学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策略3.1创设历史教学生活化情境。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实践,需要做好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本身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之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完成对历史事件的讲解,虽然能够实现知识的传

5、递,但所展现出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很难吃透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内容,导致出现“死记硬背”等教学方法。对此,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则能够将学生从晦涩难懂的历史环境中拉出来,带入到生活化情境当中来,真实的感受历史事件,强化自身体验[2]。3.2打造历史教学生活化方法。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多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很难去感同身受。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高中历史教学将生活化方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学生的体验更丰富。同样,从大量的实践结果当中也表明,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联系实际,学生的接受度更好,更全面的

6、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因此,要善用生活化方法,将生活中的资源作为教学资源,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实践。例如在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将其中的内容逐一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将变为枯燥、乏味,而如果从身边的资源着手,引入更多生活化的内容,结合当前我国在新时代的新理念,如“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则能够赋予课堂新内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成就感。3.3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评价。教学评价,属于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积极影响。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使

7、得教学评价结果更合理,能够从根本上看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情况。例如在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并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生活化理念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则是在课后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以互动为前提进行评价,避免了枯燥的评价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交流为前提,以评价为核心,所展现出的评价效果更为理想。参考文献:[1]纪小鹏.浅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53.[2]李元元.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

8、中的应用研究[J].读3与写(教育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