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

ID:61447507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1-31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_第1页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_第2页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_第3页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_第4页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为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B.为某几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C.为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2.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主要是()A.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B.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C.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D.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

2、3.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属于()A.外延扩大再生产B.内涵扩大再生产C.质量型扩大再生产D.效益型扩大再生产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外净要素收入的差额为()A.社会总产值B.社会生产净值C.国民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5.商品生产者的活劳动是()A.新价值的惟一源泉B.旧价值的惟一源泉C.全部价值的惟一源泉D.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6.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实现了资源配置目标中的()A.消费者个人效益B.企业效益C.国民经济效益D.社会效益7.在市场组织中会计师事务所属于()A.市场流通组织B.市场管理组织C.市场中介组织D.市场调

3、节组织8.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A.绝对剩余价值B.平均利润C.垄断利润D.超额剩余价值9.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A.吞并其他资本扩大资本规模B.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C.剥夺小生产者扩大资本规模D.组织股份公司扩大资本规模10.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A.总资本的比率B.不变资本的比率C.可变资本的比率D.流动资本的比率11.借贷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时,平均利润分割为()A.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B.产业利润和利息C.商业利润和利息D.企业利润和利息12.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B.土地私有权的

4、垄断C.土地的经营垄断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增加国家订货来扩大社会需求属于运用()A.财政收入政策B.财政支出政策C.产业政策D.信贷政策14.以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跨部门的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垄断集团是()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矛盾16.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C.搞

5、好精神文明建设D.实现共同富裕17.私营企业中劳动者得到的劳动报酬是()A.按劳分配收入B.劳动力价值收入C.资本收入D.技术和信息收入18.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A.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D.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不高19.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按劳分配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平均利润规律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间()A.两者是等同的B.后者以前者为基础C.前者要体现后者的要求D.两者是根本对立的2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根本目的是()A.盈利最大化B

6、.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C.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D.满足人们的需要22.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A.金融市场B.土地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D.劳动力市场23.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B.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物价稳定C.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24.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是由()A.企业来执行的B.政府来执行的C.市场来执行的D.银行来执行的25.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A.农业B.高新技术产业C.制造业D.服务业26.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传统制造业属于()A.高新技术产业

7、B.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27.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指从()A.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B.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C.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D.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28.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在()A.1978年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头20年29.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利用国际分工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B.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C.促进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D.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30.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是()A.引进技术B.利用外资C.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