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

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

ID:61447315

大小:2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31

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_第1页
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_第2页
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_第3页
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_第4页
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练习唯物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文科)政治练习(唯物论部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2.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主张“心外无物”。有朋友质问他:“你说无心外之物;这岩间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在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的反驳形象

2、地说明了他的观点是典型的()A.辩证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3.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4.《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

3、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5.建国6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

4、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6-7题。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7.“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A.正确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诡辩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8.阿联酋发明“人造雨”技术,人工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自动依附尘埃,在太阳光产生的

5、强热上升气流作用下,携带含有负离子的尘埃粒子上升到了云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无数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进而化作雨滴落到地面。这一发明,表明  ( ) ①人工制造负离子是对自然规律的创造 ②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超越和主宰自然界 ③人们可以改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④人们可以按照实践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蕴涵的哲理是 (  ) A.规律是客观,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

6、利     D.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10.古人云:“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收兽,明年无兽。”上述材料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D.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1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①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②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③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④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12.“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衡芜觉后香。”这是徐寅《梦》中的诗句。我

7、们每个人都做过梦而且梦中的景象变化万千,有时犹如现实生活。对梦境的正确认识是()A.梦境是虚构的,与客观世界无关B.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C.梦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D.梦境并不是无端的,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13.“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14.《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