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资料8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文库

1958年资料8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文库

ID:613970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4

1958年资料8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文库_第1页
1958年资料8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文库_第2页
1958年资料8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文库_第3页
1958年资料8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文库_第4页
资源描述:

《1958年资料8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文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续完)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李志明;刘鸿鸾;孟庆璧;何迺睿;孙稳  七施灸后的调养法(护理法)  1.灸疮护理:  (1)换膏药法 灸后每日检查1-2次注意膏药是否脱落、移动,灸处是否

2、化脓,若发现膏药脱落,立即换贴,在不化脓期间不须每日换贴膏药。此法针灸大成已有记载:“今人多以膏药贴之,日两三易,而欲其速愈,此非治疾之本意也。但今世贴膏药,亦取其便,不可易速,若膏药不坏惟久贴之可也。若速易即速愈,恐病根未尽除也。”根据以上的经验,当化脓时期如脓液很多则日换膏药一、二次,否则膏药易坏,但个别脓液少的患者,则不需每日更换。总之,按脓液排出量多少、灵活变通。换膏药时将灸疮膏揭开以后,先用消毒棉棒拭去疮面的脓液,其次再拭去灸疮周围的脓液,必要时可用75%酒精在灸疮周围进行消毒和用消毒的

3、生理盐水洗净灸疮,当疮面干净以后,再将烤熔之膏药贴之。若门诊患者可发给膏药、消毒棉棒依法自换。定期初步规定灸后7天、15天、30天、45天来门诊检查病情及灸疮化脓情况,并嘱患者注意勿使感染。  (2)洗灸疮法 古代对此法非常注意,如:资生经云:“凡着灸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煎汤温洗疮周围约一二尺,令驱逐风于疮口中。兼令经脉往来不滞,自然疮坏疾愈(今人亦自恐水杀人不用汤洗)。若灸疮退火痂后用东南桃枝青嫩柳皮煎汤温洗,能护疮中诸风。”以后针灸书中对灸疮洗法有类似记载,但资生经亦谈到不用汤淋。今据我们不全

4、面的了解,灸后未用上法洗灸疮,这样作是否影响疗效,尚待今后观察。  (3)辅助灸疮化脓法 如资生经记载:“下经云:凡着灸的疮发,所患即差(瘥),若不发其病不愈。”也就是说化脓灸后,灸处务须化脓,借此化脓达到治病的目的。但根据我们的经验有少数患者灸后并不化脓,或者化脓不好,对此不论古今多采用很多方法辅助化脓,如资生经记载:“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故履底炙令热熨之,三日即发。今人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溏灰中煨熟。拍破热熨疮上十余遍。其疮三日遂发,于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清之而发,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

5、频点之面发。亦有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气血故也,盖不可一概论也。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灸左足一壮,遂发两月,亦在人,以知取之,若任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当尽也。”又如针方六集灸疮不发一百二十五云:“欲令灸发者,炙履熨之,三日即发。”针灸大成又提到食发物促使灸疮化脓,在初灸十日内,可食鲜鱼、鸡、羊肉,我们结合针灸大成的办法并用附加艾卷灸法,摸索出促使化脓的方法,即在施灸后十日内告诉病人,食鸡、羊肉、豆腐等类发物,若灸后半月灸处仍不化脓

6、时,即在灸处用艾卷灸5-10分钟,一日两次,连灸2-3天即可化脓。同时我们体会到,清水膏药不仅保护灸疮,而有促使化脓之功,用以上的方法,我们通过二年来的临床观察,收到完全化脓的良好结果。  2.灸后调养法:此法古今医师非常重视。如医宗金鉴灸法调养歌云:“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过极慎起居,生冷醇酒诸厚味,惟菇蔬淡适其宜。”因此我们采取灸后多休息。两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起居行动,避免灸疮面抹擦受压,发痒时不能搔痒。在化脓期间饮食方面除最初十日内吃发物外,以后在灸疮未愈合时不能食发物,如鱼、蝦、蟹、

7、姜、酒之类,以免疮疤发痒、搔抓破溃感染复发并禁行房事。  八 施灸时和施灸后的一些现象  当把艾炷放在应施灸的穴位以后,用香火将其点燃,燃烧结果:将灸处皮肤灼伤,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破溃化脓,灸疮愈合后留一永久性瘢痕,在施灸过程中,当艾炷燃烧到约五分之二时患者感到局部及其附近有一温热而舒适的感觉,艾炷继燃至五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时,由温暖而舒适的感觉变为烧灼性疼痛(这时如将艾炷拿起,可见局部皮肤红润潮湿),且其周围皮肤出现直径约3公分内的红润,当第一壮灸完时局部皮肤呈黄褐色,周围环以皱起性的白色细纹或小

8、水泡,B.D.二氏也有与此类似记载,连灸至第四壮时,皮肤即呈褐色焦痂,焦痂直径与艾炷底基本相等约0.8至0.9公分,灸后一般7至15天开始化脓,成为灸疮,化脓由焦痂周沿开始,黑痂约经15至25天脱落,这时为灸疮化脓最盛时期,脓液呈黄绿色或淡黄色,此时灸疮最大为1.5至2公分,我们曾取脓液及灸疮附近皮肤拭子培养结果:发现均为金黄色葡萄状球菌,溶血现象阳性,血浆凝固试验阴性,灸疮于灸后35至45天愈合,愈合后留永久之瘢痕,直径约1.2至1.8公分。  化脓灸治病的机理,尚待研究;但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