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

ID:6137318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4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_第1页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_第2页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1材料与方法1.1试剂BASO-Polybrene试剂(低离子溶液LIM,凝聚胺溶液Polybrenereaget,悬浮液resuspending)为(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1.2材料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住院受血者血样共26例,其1材料与方法1.1试剂BASO-Polybrene试剂(低离子溶液LIM,凝聚胺溶液Polybrenereaget,悬浮液resuspending)为(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1.2材料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

2、住院受血者血样共26例,其中外伤患者1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肾病透析患者3例。1.3交叉配血方法在主侧管内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献血员3%洗涤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入献血员血清2滴和受血者3%洗涤红细胞悬液1滴。各管加入LIM低离子溶液0.7ml,混匀,再各管加入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3400转/分离心10秒,弃去上清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轻摇试管并观察管底红细胞是否凝集(若不凝需重新操作查找原因)。最后各管加入悬浮液2滴,轻轻摇动试管混合并观察结果。若凝集在1分钟内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

3、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若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结果可疑,可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2结果1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有7例未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3例肾病透析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均未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当所凝聚胺试剂量加到6滴时,出现红细胞凝集。11例外伤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但在显微镜下出现串钱状凝集。3讨论1980年Palez

4、ari和Jiang首先将凝聚胺技术应用在血库作业上,随后Fisher于1983年对盐水介质法、木瓜酶法、低离子盐水法和凝聚胺法等4种方法检测异体抗体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凝聚胺法灵敏度高出其他方法2~250倍,而且具有方法简便、时间短、灵敏度高、结果明显等优点[1]。笔者在2年的实验室配血中发现,凝聚胺交叉试验中虽然存在如冷凝集、纤维蛋白等干扰,但这些问题都易于解决。但临床上一些药物的使用会使交叉配血出现一些异常结果。运用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是利用低离子介质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与血清或血浆中抗

5、体结合。凝聚胺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产生的正电荷能中和红细胞膜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唾液酸,使红细胞的Zete电位降低,红细胞之间距离缩短,使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凝集,此凝集是可逆的[2]。当再加入悬浮液,悬浮液主要是枸橼酸钠,枸橼酸根离子的负电荷能与凝聚胺上的正电荷中和,使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现象消失,结果为阴性,而真正的凝集无法散开为阳性结果。在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有7例不出现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即使再多加入凝聚胺试剂也不能排除干扰。这是因为止血敏药物在水溶液中带有负

6、电荷,能使红细胞膜表面的Zete电位上升,增加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经过了解1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均使用了止血敏药物。实验观察到只有等止血敏的半衰期后方可消除其干扰作用。实际工作中滴注止血敏2d~3d后重新抽取患者血样本,止血敏的干扰得以完全消除。肝素有干扰作用。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均要使用肝素,因此在对肾病透析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均不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但是当多加几滴凝聚胺试剂以中和肝素后,即可恢复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在对11例外伤患者进

7、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均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但再加入悬浮液后,显微镜下出现串钱状凝集,查阅病历得知这些患者均在抢救过程中输入了6%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将患者血清用生理盐水作适当稀释(1∶1)后,再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此种凝集现象即会消失。这种串钱状凝集的出现往往容易与真凝集相混淆,但串钱状凝集并不是真正的凝集。本文对11例患者均输入同型新鲜血液,无1例发生输血反应,因此在交叉配血实验中,对真凝集与串钱状假凝集现象一定要严格区分,特别注意了解分析病史,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从以上观察与

8、实验结果表明,当交叉配血进行过程中,若遇到某种干扰情况时,一定要结合病史仔细分析临床治疗情况,方能及时准确地排除干扰因素,确保输血安全。本篇文章来源于检验在线http://www.labbbs.com/原文链接:http://www.labbbs.com/article/experience/0NMDAwMDAwMzg0NA.htm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