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350885
大小:81.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26
《高中历史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料推荐⋯⋯⋯⋯⋯⋯⋯⋯⋯⋯⋯⋯⋯⋯⋯⋯⋯⋯⋯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1.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化称“上和脚上的化”,从社会俗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易服和止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再掀高潮解析:选B。本考学生运用史知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社会俗的影响:“上”主要是指剪,“脚上”是指止足。2.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的是()解析:选B。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典型民居,山西家大院和福
2、建土楼分体了典型地方特色。片争后,上海被开放通商口岸,随着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出,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西化的向。3.《申》20世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象:梳一洋,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相催跪拜起立之。出一象的原因是()①近代工文明的展②西方思想的播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展④中国封建制度的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解析:B。本考社会俗尚革的原因,可系所学知的相关内容,运用排除法。20世初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治,但并没有束中国的封建制度。4.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相比,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适宜。在的崇尚西装,
3、不一的气了。”材料表明作者的点是()A.西装必将行全国B.服有大生命力C.中西服各有特点D.列侵略引起服化解析:B。本考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在的崇尚西装,不一的气了”可知,作者服有其大的生命力。5.20世初,中国社会生了深刻化,旧的俗被打破,新的念逐形成,社会气1⋯⋯⋯⋯⋯⋯⋯⋯⋯⋯⋯⋯⋯⋯⋯⋯⋯⋯⋯⋯⋯⋯⋯最新料推荐⋯⋯⋯⋯⋯⋯⋯⋯⋯⋯⋯⋯⋯⋯⋯⋯⋯⋯⋯也在悄然改。材料,回答。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意欲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室。其主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中西学径,三聘娶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格及自愿出
4、嫁,又有完全自主者,毋新旧、富、幼妍媸均可。——《大公》1902年6月26日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新女的哪些内容?(2)种新女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列近代中国在种思想影响下生的思想解放运和反封建革命。解析:本主要考从材料中取有效信息并所学知分析明的能力。仔材料,不,“南清志士”足、“女子无才便是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俗和念出了挑,是民主、平等思想的具体体。近代中国倡民主、平等思想的重大运有戊戌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答案:(1)破除足陋;提倡女性学文化;摒弃旧式婚礼俗;婚姻自主。(2)民主思想。新法运、新文化运、辛亥革命。一、1.下
5、列歌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尚的是()A.婚当堂,个前来婚B.文明洋小包裹,洋袜短脚C.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荒唐D.改良的,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选C。A、B分反映的是婚姻俗、服的化;D反映的是不足;而C是指“保留,口文言文”,不属于民国初年的社会尚。2.素有“万国建筑博会”之称的上海外西各种欧式格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上海百年史的影。表明近代上海的突出特点是()A.殖民主色彩厚B.商品高度展C.崇尚西方建筑文化D.国文化交流活解析:选A。本考学生分析的能力。上海外西的欧式格建筑群是近代随着西方列的侵略而建立的,所以建筑群体出厚的殖
6、民主色彩。3.旗袍源于族女服装。20世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女。当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族成的秘密体)之臭味⋯⋯故我以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暖袍乎!”以上言理解正确的是()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色彩②民主共和念播③文明开化之流行④新旧念激烈碰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最新料推荐⋯⋯⋯⋯⋯⋯⋯⋯⋯⋯⋯⋯⋯⋯⋯⋯⋯⋯⋯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已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进行了多次改革与
7、创新(如图示),上海妇女界旗袍盛行正反映了文明开化之风盛行。由此人撰文内容看,此人反对旗袍名字中的“旗”字,可见其具有狭隘的反满色彩,也同时体现出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民主共和观念不能体现,排除②。4.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诗中反映了人们过“阳历年”的情景,这是民国成立
8、后的史实。“宜春帖子”大半是“三民对五权”,可见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影响。综合上述两个方面,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容易排除。D项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