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

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

ID:61331276

大小:4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25

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_第1页
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_第2页
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_第3页
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_第4页
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_开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名称: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专业(方向):金属材料工程班级:2011-2班学号:学生:梁荣文指导教师:陈硕平开题日期: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⑴课题名称;⑵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⑶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1.课题名称: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2.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

2、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银特别是纳米银的越来越多新特性被发现,如:1.广谱抗菌  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使菌体窒息而死的独特作用机制,可杀死细菌、真菌、霉菌、滴虫、支/衣原体、淋球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对抗菌素耐药菌有同样杀灭作用!经世界卫生组织权威机构研究发现: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药大肠杆菌、耐药金葡萄球菌、耐药绿脓杆菌、化脓链球菌、耐药肠球菌,厌氧菌等有全面的抗菌活性;对表面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致病菌都有杀菌作用;

3、对引起性传播性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2.强效杀菌  据研究发现,Ag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能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独特的杀菌机理,使得纳米银颗粒在低浓度就可迅速杀死致病菌。3.无耐药性  纳米银属于非抗菌素杀菌剂:纳米银能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比抗菌素更强,独特抗菌机理可迅速直接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因此,无法生产耐药性的下一代,能有效避免因耐药性而导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妇科疾病。

4、4.渗透性强  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5.修复再生  纳米银可促进伤口愈合,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去腐生肌,抗菌消炎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的生成。6.抗菌持久纳米银颗粒利用高科技技术生产,外有一层保护膜,在人体内能逐渐释放,所以抗菌效果持久。纳米银的制备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是高能机械球磨法、光照法蒸发冷凝法等。化学法有液相

5、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等。化学法制备的银颗粒最小可达几纳米,操作简单,容易控制。亚磷酸及其碱金属盐具有还原性,能够在水溶液体系中还原银,然而,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未见报道,本毕业设计拟直接在熔融的亚磷酸体系中加入硝酸银,研究反应的机理和银的形貌,希望可以得到银的纳米颗粒。3、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亚磷酸及其碱金属盐具有还原性,能够在水溶液体系中还原银,然而,亚磷酸熔体对银的还原研究未见报道。三、研究方案:[⑴技术方案(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⑵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

6、条件等)]1、技术方案(1)在熔融的亚磷酸体系中加入硝酸银,选择一定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合成金属银。(2)以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所合成银的结构和形貌。(3)探索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银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研究硝酸银在亚磷酸熔体中的其他反应产物,研究反应机理。2、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实验试剂:硝酸银,亚磷酸,活性剂实验设备:反应釜,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周婷婷,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涤纶织物的抗菌整理研究。2010.4[2]楚广,杨天足,刘伟峰

7、,等.纳米银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贵金属,2003,31[3]MLee,TFRosenbaum,MLSaboungi.Phys.Rev.Lett.,2002,88(6):.[4]JJanek,BMogwitz,GBecketal.Prog.Sol.Stat.Chem.,2004,32:179~205.[5]沈鹤柏(ShenHB),户敏(HuM),杨仲南(YangZN)等.[J].科学通报,2005,50(12):1190—1194.[6]何晓燕,俞梅.纳米银粒子的化学法制备及其表征[J].兰州交

8、通大学学报,2005,24(3):154-158.[7]张媛媛,孙皎.纳米银粒子作为抗菌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1(1):36-38[8]李军,袁航,白玉白等.[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1293-1295.[9]Bruchez,M.;Moronne,M.;Gin.P.;Weiss.S.;Alivisatos,A.P.Science[J].1998,281,2013-20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