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部编版.docx

ID:61317415

大小:23.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4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部编版.docx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部编版.docx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部编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部编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古诗三首(浪淘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教学方法诵读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同学们,黄河

2、——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借黄河之美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歌——《浪淘沙》。(板书课题)二、解释诗题,了解作者1.“浪淘沙”是什么意思?明确:浪淘沙,唐代的一种曲子名。2.简介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

3、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三、感情诵读,理解诗意1.自由诵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本诗的停顿节奏。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默读这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准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重点词语:九曲(qū):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转变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浪淘风簸:

4、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3.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明确全诗意思: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里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四、精读古诗,感悟诗境1.学习第1、2句。(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3)分小组学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4

5、)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1)全班齐读。(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3.指导朗读。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6、)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六、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