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25861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3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2013年12月4日一名句名篇默写(10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2、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5、三岁为妇,。,靡有朝矣。6、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7、对酒当歌,!,去日苦多。二文言文阅读(15分)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
2、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3、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注]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
4、官昱爵。轻儇:轻佻,不庄重。8.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新随口而应,若索了者了:明白,了解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戚:忧愁C.县吏怪其意气怪:责怪D.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9.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3分)A.燕王拜送于庭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6C.何以为书?D.以其无礼于晋10.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挚语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他
5、的病故,写了这篇传。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3分)译:(2)自薪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3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四名著与经典(1
6、6分)(一)13.下列关于名著《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鸣凤、悒郁的梅、贤慧的瑞珏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人们的迫害。 B.《家》中的“鸣凤之死”是一部把美丽无情毁灭的凄惨悲剧。鸣凤对爱情坚贞不渝,当得知自己将要被作为礼物送到冯家后,暗暗下了殉情而死的决心,她相信“‘死’字便是薄命女子的唯一出路”。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纵身跳进了湖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C.《家》中的觉民屈服于封
7、建专制制度而没有反抗意识;觉新与琴结婚,敢于反抗封建专制制度;梅喜欢觉民,但屈服封建专制制度,最后因伤心而病故。 D.《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庭的衰亡过程。全书故事的展开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E.觉慧,是《家》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抗婚,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家》)14、简述“瑞珏之死”的主要情节(5分)(二)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8、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①,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