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24259
大小:45.5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3
《旅游景区介绍写作技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旅游景区介绍写作技巧探讨——以天平山景区为例天平山景区导游词 各位旅客,你们好?我叫,热烈欢迎大家到天平山旅游观光!很高兴能为大家作导游解说,希望大家旅行愉快,玩得高兴。天平山位于河南林州市区西8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林虑山八大胜景之一。天平山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林虑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起名叫天平山呢?传说有四个来源:巧妙引导,先声夺人可以先明确景区景点的地理位置;也可以评价其景观的价值特色。总之文字开头要有特色,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引导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的作用。一是说它山势峻极,上平于天;二是五代著名高僧从漪所说的“八凹九凸”,说高低很不平就是平,高
2、可接天,低连深谷,就是天平,这自然有点饱含哲理了:三是说当年高欢据此兴兵称霸,取得胜利,定国在林州市北仰望这里的地形正好像个天平。以上例文是天平山景观介绍文字的开头部分。看了这段文字,人们会对天平山的名字由来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短短的几行字,我们就知道天平山风景特色——八凹九凸天平山自然风光非常秀丽,历史上称为莲花佛国、桃源仙境,它六峰拱翠,像六个莲瓣拔地接天妙喻显趣法:导游词多是对游客进行说明,而比喻说明是一种形象的说明方法。运用比喻,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介绍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把陌生的事物解释得形象清晰,简明通俗,易于认识和了解。具体方法有:(1)抽象实物形象化的比喻。
3、(2)使自然景观生动化的比喻,二龙戏珠,昆阆溪和石窦泉两条溪水环绕着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天平寺,奇特雄拔。现代学者、地理学家陈传康把他定名为北雄风光最胜处,说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上,炫放着艳丽的光芒。比喻北宋名相韩琦说它是“天下绝胜之境”,金国诗人、书画家王庭筠说它为“林虑之脊”,元朝道者司马德义说它是“天下危险之极处”,明朝兵科给时中张应登说这里“倘一夫之挡关,真万夫之莫敌”,清代学者潘耒说这里“玮怪神奇,神馋鬼划,不似人间风露矣”,当代学者陈传康说它“地貌雄奇,最具阳刚之美”。可以说,即是这一系列溢美之词也不能尽写天平之奇,也难全述天平之美。还是让我们在游览中领
4、略它“山水真面目”的雄姿吧。我们面前望到的景区大门叫雹珠关,这雹珠关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想吞并潞洲节度使薛嵩,薛嵩有个叫红线的丫环从天平雹珠路一夜之间往返于山西的长治与河北的大名之间,从田承嗣的床头将其珍藏的金盒盗走,令田承嗣不敢妄动,当时此地守军于夜间见一黑点如一条线穿过,后来田承嗣就修了这一雹珠关。为什么叫雹珠呢?古人说原来天平山与山西无路可通,后来是鲁班的神力修通了这条路,使彰德府与潞安府呈直线距离,物资周转比别处快,能抢个好价钱,从这条路走赚钱(珠宝)如天上掉冰雹一样容易,所以起名叫叫雹珠路。好了,到这里大家可以登上雄伟古关,欣赏古人煞费心机的防
5、御设施,领略“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虎威,也可以登上城头以巍峨如画的天平雄峰作背景摄影留念,永远保存对初次游览天平山的良好记忆。同时对景区大门“境、景、意”的格局进行简略的欣赏。各位旅客,走在河谷的小径上,我们可真是返朴归真了,沿着古人攀越天平的小路,行走在林荫夹道、小桥流水中间,去品尝古人的风味。这里的巨石是过去被人们留恋称奇的倚空石遗址。这遗下的残石上还保留有明代人的刻石。清康熙二十五年的林县知县徐岱曾在这里刻碑题感,碑文是:“怪石岿然亘古存,欲寻太始问元真。一丝不挂云常满,四大无依体独尊。飞鸟啁(zhou)啾(jiu)鸣绝顶,怒涛澎湃漱孤根。平生颇抱元章癖,袍笏宁辞礼
6、数频。”前面两水交接处直立的园石叫定水珠,也叫避水珠,传说它有调控水量的作用。天平山中共有三颗避水珠,这是第一颗。前面绿树交荫下的小潭是北宋徽宗时期当过宰相的张商英命名的钓池。各位旅客,大家从这里向西北看,这山的立地柱天,这山的层峦叠嶂,这谷的清流素湍、浓荫碧翠,令人发出过多少惊叹,令人产生多少遐想,“林虑山的直立峭壁高耸挺拔,形成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巨型石屏障,其雄浑之势全国罕见,非泰岱可比,近观更觉大气浩荡,撼人心弦。天平山有美国大峡谷的气势,可作为海内外华人体会北雄风光的好去处,‘北雄风光最胜处。’”烘托类比法在修辞手法中,人们也把这种方法称为“映衬”。即在介绍眼前景物
7、时,先简叙天下有名景点中的同类景物,以引起游客的联想,唤起游过该地的游客美好的回忆,同时又对眼前景物烘托映衬,激起游客的游览兴趣和游览欲望。当然这种对比要以不贬低其他景点为前提。(陈传康语)。这里保存的明朝诗碑是曾任云南巡抚吴定在游天平山时所题,诗的内容描述的是天平山上的景象,但他把碑立到这里,也说明他对这谷口的喜爱。现代作家、《红楼梦新补》的作者张之先生在其著作里所描述的山野之景多以林虑山为背景,是他在十年动乱时期避开喧嚣的红尘,躲在这山树荫下苦心经营的补天之笔,他把这地方称做他的《慰芹西庐》,是凝结了他的浓厚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