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22411
大小:102.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7-11-14
《文言文复习一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复习一——虚词2011-8考点阐释:《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要求同学们根据语境去分析其意义和用法。1、而一、连词1、表并列2、表递进3、表修饰4、表承接5、表转折6、表假设7、表因果8、表目的1、前后动作、状态同时发生或存在,能换位,可译为“又、还、并且”2、可译为“并且、而且”3、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前为
2、方式,后为目的,相伴随,有主次,可不译4、前后动作、状态是先后关系,不能换位,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5、可译为“但是、却”6、主谓语之间,前为假设条件,后为结果,可译为“如果、假如”7、前为条件因果,后为结果,可译为“就、便、因此”8、一般可理解为“来”或不译课堂训练:找出下面“而”的用法和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
3、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二、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三、常见的复音词。“而已”(罢了)“已而”(不多久)“俄而”(不多久、一会儿)“而后”才,方才。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参考答案:1、连词,并列关系。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连词,递进关系。5、连词,修饰关系。6、连词,承接关系。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语气
4、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2、以一、介词补充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臣善用剑,愿以示王。《庄子》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二、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和假设关系。三、助词1.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2.起调整音节作用四、动词以为、认为、作为。五、复音词【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2.把……作为或制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
5、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课堂训练:专项强化训练P469一找出里面所有的“以”字,并分析它的意义和用法。3、则一、连词注意与“而”“以”的区别。补充:5、表示选择。常和“非”“不”呼应使用,译为“不是……就是”。例: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二、副词“是”“就是”“此1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2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4则天下名扬。当世之风,位卑5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6则不然,高
6、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赶至河边,7则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参考答案1、主谓之间,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2、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倒是”3、连词,假设,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4、连词,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或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6、连
7、词,转折,可译为却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乃、其、若三者相同的:作代词乃:第二人称,其:第三人称;活用第一、二人称若:第二人称;都可作指示代词4、乃一、副词注意与连词的区别记住相关的翻译。二、代词三、复音词无乃,也作毋乃,由两个副词并列构成,意思是“岂不乃是”,做状语,表示猜测,意思是“岂不是”、“莫不是”、“或许”、“只怕”、“恐怕”1、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2、代词,可译为你的。3、副词,相当于“是”。4、副词,可译为竟
8、然,却。5、副词,可译为才。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5、其一、代词二、副词三种语气:祈使、揣测、反问。注意翻译三、连词选择、假设四、助词(调节音节)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