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21190
大小:7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3
《2014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2.,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3.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5.,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江
2、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和“”。(2分)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三)阅读
3、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4、“不足为外人道也。”8.本文作者是东晋的,我们还学过他的《》(2分)9.翻译句子(3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C.“土地”“交通”“妻子”“绝境”等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D.“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园中人不愿被“外人”打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伯夷叔齐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
5、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太公:姜太公姜尚。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11.解释加
6、点词语。(4分)及父卒扶而去之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D.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13.伯夷、叔齐是从哪两个方面指责武王的(从原文中找出两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14.对伯夷、叔齐的行为品质,概括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
7、违背父亲遗命,不愿继承王位,互相推诿,怕承担责任。B.维护商纣王的正统地位,阻拦武王伐纣,体现出忠诚。C.兄弟之间和睦谦让,面对强权威武不屈,为了道义坚守节操。D.不肯随波逐流,不愿仰人鼻息,不与当权者合作。 二、现代文(40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说宽容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攀登于崎岖山道,发现当道有个袋子似的东西碍脚,就狠狠地踩了一下,谁料那东西不但没瘪,反而鼓了起来,加倍地扩大。海氏大怒,操起哨棒砸将下去,孰料“对手“顷刻膨胀,把路堵死,搞得他不知所
8、措……茫茫人世难免摩擦和阻碍,如果不宽容,我们就会轻启怨恨,堵塞前进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宽容能化解矛盾,强国安民。战国时蔺相如完璧归赵,并完成了渑池盟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吾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宽容的退让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上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喜剧,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宽容待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