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026118
大小:14.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1-19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卷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卷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好好复习,祝你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下面是xx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小明同学在“十一”长假期间,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下列有关北京人的陈述,
2、正确的是 A.开始使用天然火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C.开始烧制陶器D.开始培植农作物 3.小明的同学小华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4.扬州地区的同学平常爱吃米饭,那么你知道我国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5.下列原始人存在的先后顺序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人④河姆渡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3、”孙中山诗句中提到的“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 A.炎帝B.黄帝C.尧D.舜 7.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炎帝B.黄帝C.舜D.禹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9.“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哪项政治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0.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科举制D.推行郡县制 11.孔子的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
4、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应经普遍。牛耕的出现大约是在 A.西周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 12.安阳殷墟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殷墟”我们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周朝历史D.秦朝历史 13.“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 14.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15.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6.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
5、》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经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国B.齐国C.楚国D.秦国 17.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是 A.齐国B.秦国C.赵国D.楚国 18.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体现了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 19.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理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0.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所创立学派的思想,成为中
6、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孔子 21.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2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2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
7、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孙子 24.某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相似?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25.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A.商B.秦C.夏D.周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
8、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你知道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谁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思想? 阅读下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