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时报》---不完美中的超完美.doc

《东莞时报》---不完美中的超完美.doc

ID:61022529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0

《东莞时报》---不完美中的超完美.doc_第1页
《东莞时报》---不完美中的超完美.doc_第2页
《东莞时报》---不完美中的超完美.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莞时报》---不完美中的超完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就是一名记者2013年7月15日,那一天,我怀着既兴奋又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东莞报业大厦。到8月16日结束实习那天,我一个月来的实习心得,千言万语也不过我用《南方周末》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来表达我学习的感受,那就是,“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东莞时报》自2008年创刊以来,以“贴近就是力量”为响亮口号,坚持简洁、原创和新颖的风格,终成为了别树一帜的第一份本土报纸。其声势之浩大,销售量之高,一直都是最好的证明。《东莞时报》坚持到现在,而且还会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做东莞所有民众想看的新闻,所期待的报纸,坚持贴近东莞老百

2、姓。《东莞时报》还有一个巨大的特点,那就是低调。它的低调表现在它的知名度上,表现在对于自己的宣传上,表现在每一位编辑、记者的默默耕耘上,表现在恍若润物一样无声的本报上。只有你踏进报业大厦,走进《东莞时报》一个个具体的采访中心,你才会感受到它的高调。而它的高调源于做事之认真,源于对每一位读者负责任之态度。有一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看报纸亦然,“尽信报道不如不看报纸”。因为,第一,每一位讲述人都有自己的偏向。比如8月2日我参与的《车祸卷走三少年三个家庭梦碎》这一报道,我清晰的记得冯某某的家人相对于黄某某、郭某某家人来说,对待记者的态度和方式要热情很多,当然

3、他们也表现出了失去儿子后的悲痛欲绝。他们的热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想得到赔偿,这就需要记者的帮助,但是他们忘了,记者也是公安局的宣传工具。所以我们只可以将其报道出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东莞,还有那么一些镇,那么一些本地人还住在接近原始的农村里边过着捕鱼的生活,希望有好心人帮帮他们。而作为被套上“无冕之王”称号的记者,其实这也只是一份职业,赚取的也只是一点稿费,能帮到他们的只是记者借助的传媒帮忙宣传,依靠的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也许就是当记者的无奈,有一位记者说,“从你做记者的那一刻起,如果你没有新闻理想,如果你做不到闾丘露薇那样的水

4、平,那就赶紧考虑转业吧。”当然,他所说的是现实,却不完全是事实。因为,如果每位记者都是闾丘露薇,那我们就不会记住她的名字;如果每位记者都必须怀有新闻理想,那中国没有记者。当然,做记者需要具备很多素质,例如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眼界、敏锐的观察力、敏感的新闻嗅觉、过人的勇气、准确的判断力等等。而准确的判断力在采访当中又是极其重要,这点我感受颇深。还是利用上面那篇报道作为例子,冯某某是三少年中家庭情况最严峻的,所以他们是最需要赔偿的、最需要得到记者帮助的,因此在他们口中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而这样的描述对比同村人对冯某的描述来说有着天壤之别。因为这些不是记者所需

5、要的,所以此时考验的是一个记者的选择判断力。在这一关上,我出局了。当时,因为我会说粤语的缘故,我主要采访了这一家,主要负责了这一报道。但事后对于冯某家人提供的材料,我需要做出一个判断,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我输在了选择上。根据他们的口头描述,可以判断出他们带着浓厚的情感主观因素在里边,但是,回过头想想,可能在父母的眼里,不管自己的小孩再怎么样,你依然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孩子,更何况现人已西去,而且出于自己的利益(索取赔偿金),他们可以那么说。我有判断和怀疑的精神,但却剥夺了读者们判断和怀疑的权利。因为,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说出那样的描述,我们做记者

6、的都应该如实的呈现出来,剩下的留给读者自己思考。第二,为什么“尽信报道不如不看报纸”,因为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写稿习惯,呈现出来的报道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准确,所以这就需要记者不断提高自身实事求是的素质之外,更需要读者们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培养怀疑的精神。进《东莞时报》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参与的采访报道20余篇,年龄与稿件数量成反比。我几乎是本报年龄最小的实习生,因此,我明白他们的惊叹,“大一就来实习啦?”的确,才大学一年级,很多理论知识都未尝学习就开始实践,所以关于记者本身素质的提高,我也是深有体会的。很多时候,因为当事人的口音和说话习惯,让我不能完全

7、听明白他所讲述的事实,而中国人爱面子的情绪和不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每到这个时候便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到写稿的时候,我就想象。这是做记者最忌讳的,想象。不仅如此,我还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他们不会看报纸,不会看到这篇报道,而读者也判断不出来哪些是我想当然的,哪些才是事件真实的情况。而敲响这危险警钟的是一次我对于内部一位同事的采访,8月15日《女子逛街时身份证遭抢挂失后被冒用开两银行账户》这篇报道的其中一小标题有两个地方与当事人描述的情况有出入,她告诉我,“我是被偷,不是被抢。而且我不是担心他利用我的银行卡去洗钱,而是怕他用我信用卡去刷钱,那是对我造成

8、直接损失的。(汗)”这样的经历对于大一的我来说,也许是好事,因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