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ID:61020440

大小:13.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19

《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向初中的过渡期,从语文学科的要求来说,正要从读懂文章向初步赏析文章过渡,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力提升的关键期,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保持学生兴趣和开始增加难度的度。而《秋天》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了前两篇写景佳作《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基础上,所以,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赏析写景文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探究。另外,诗歌教学要突出熟读成诵的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学习

2、根据写景次序背诵全诗。  2.初步掌握品味诗歌的方法。  3.能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熟读成诵,养成学习诗歌的良好习惯,积累好词佳句。  2.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根据写景次序背诵全诗。  2.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3.初步掌握品味诗歌的方法。

3、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引秋  由秋天的诗句引入。  教学活动2  2.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订正字音;  3)师范读,生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积累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教学活动3  3.品秋  1)四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提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大屏幕出示问题);  2)各组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

4、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教学活动4  4.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者画一幅画(放背景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作;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师生齐背诵)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多年前上的。现在回顾,是想通过与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与不一样的学情进行认真的对照,以期及时修正方向,不断追寻语文教学的真谛。  这节课的设计,紧紧抓住了诗歌教学以诵读为主的教学要领,引领学生开展

5、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并借助多媒体和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展示平台等方式,体会诗情,领略诗意之美。另外,教学的四个环节,引秋,诵秋,品秋,写秋,简练并体现学生学习的规律,以“秋”为主线,通过环环相扣的四个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虽然在当时的教学中,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但在作品展示环节,只是走了一个过场,最终用了几个训练题结束了教学,当时还觉得处理得好,因为学生得到了当堂训练。现在想来,其实当时的教学理念还是转变得不够彻底,还是被应试束缚住了手脚。本来是很好的教学设计,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由此可看出,在语

6、文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训练和答题技巧是需要的,但如果过早进行训练,势必会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不由得想起了任玲老师在谈到关于如何处理应试与语文的诗意的关系时,说到的那些话: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推迟训练和技巧指导,七年级最好尽量减少训练和技巧指导,最好多培养阅读兴趣,多给学生读的机会,一定要牢记“只有读,才能读”!结合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认真分析这份说课稿,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读诗歌、品诗歌、写诗歌的设计理念已经体现了语文教学要重在感悟积累的本质,但遗憾的是在实施中却“戴着镣铐跳舞”。其实,在每一节语文课中,只要在老师精心的引导下,学生一

7、步步在多读中会读,那么还需要为学生成绩提不高发愁吗?而如果一味只是用课本教学生怎么答题,语文教学势必走入死胡同,就更谈不上提高成绩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