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968183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13
《南方冬至传统习俗有哪些 冬至一阳生是什么意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南方冬至传统习俗有哪些冬至一阳生是什么意思 大伙都知道,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传统习俗,节气节日也是一样的,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习俗,且南北风俗各很不同。下面就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方冬至传统习俗有哪些冬至一阳生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南方冬至传统习俗有哪些冬至一阳生是什么意思 南方冬至传统习俗有哪些 吃糍粑 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
2、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 吃甜丸 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 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至丸
3、”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
4、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吃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腊鱼、腊肉、腊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吃九层糕 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
5、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冬节“补冬”在台湾也成俗。冬节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古例搓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吃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
6、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吃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一阳生是什么意思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于“冬至一阳生”这种说法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农村的老辈人还是比较熟悉的。其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就开始慢慢回升了,是为“大吉之日”。所以在这个时节注重养生,及
7、时进补,这样整个冬季不但会少生病,而且对于之前积累下来的一些疾病也是有帮助的。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 其实在古代就有这立冬补冬的习俗,这个也是有道理的。一方面冬季比较寒冷是需要多进补一些高蛋白、脂肪的食物,这样来增加我们机体的御寒能力,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另外一方面在冬季的时候没什么农活可干,并
8、且辛苦了大半年,是时候做点好吃的来犒劳一下一家人一年的辛苦,顺便饱饱口福。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