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核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核心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核心以地质学和岩土力学理论为基础的近代工程地质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及各种现代勘察测试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和评论工作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改进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已成为工程地质学界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1999年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是总结中国建国以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经验编写的,是我们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依据。如何正确理解、执行规范规定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只有创造性的从实际出
2、发,把工程与地质结合起来,使用正确的力学研究方法、数学研究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最终得出工程地质评价才是最可靠的依据。一、国外大坝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特点(一)、勘探工作量较少勘探指数=勘探工作总进尺/坝高×坝顶长统计国内60多个工程勘探指数的平均值与国外相比:国内国外地质条件简单0.11<0.05中等复杂地质条件0.2+0.1复杂地质条件0.44<0.2如大桥水库,坝高93米,坝顶长312米则工程勘探总进尺=93×312×0.44=12629米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而实际工程勘探总进尺为13921米>12629米也就是说,中国的勘探工作量平均
3、比国外高出了一倍左右。(二)、重视勘察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国外把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益定义为,设计对有用地质资料占全部勘察工作资料的百分数,作为评价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标准。因此,勘察前期以布置适量钻探工作,原则上不布置原位试验,而在施工期结合工程需要进行必要的勘探、试验工作,这是值得借鉴的。(三)、常规勘察方法与现代探测手段的综合使用和国内推广小口径(Ф56)钻探相反,国外总的趋势是加大孔径,以进一步提高岩芯获得率和利用探头进行各种孔内测试工作。也就是一孔多用。工程地质人员最关心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岩芯获得率和取样技术,这是评价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依据。关于孔
4、深,国外多倾向于浅孔为主,深、浅相结合的原则,最大孔深为坝高的70%,一般孔深为坝高的1/3。压水试验:总长度为钻探总进尺的10~25%,岩土力学试验大力提倡野外大型试验,其尺寸应达到节理平均间距的6倍,实际上一般采用室内和野外结合的大、中、小结合的原则。(四)、重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五)、普遍采用类比法类比法是建立在多种地质因素的相关关系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有效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应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经验判断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岩石的岩性必须基本相同或类同;2、岩体的边界条件应相似;3、建筑物类型应该一致;4、利
5、用正建成的、经过考验的水工建筑物的参数的合理性和安全度;5、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经验判断中,以概率机理进行风险决算和以模糊数学概念来做模糊工程地质评价是必要的。二、几点启示1、在勘察布置上采用地质因素重要性分析法;2、在勘察方法上采用各种新的勘察技术,改进传统的勘察方法;3、在工程地质评价上大量采用类比法,以充分运用正积累起来的经验;4、地质分析是核心;工程地质勘察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的原则、方法和内容岩土力学参数是工程设计和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可是要取得精确的、可靠的岩土力学参数是十分困难的。现有多种手册中所列举的岩土力学参数均没有说明:试验的部位、取样地点、工
6、程类别、工程作用力的性质、试验原理程序等。在没有说明以上问题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岩土力学参数是不能直接引用的。解决岩土力学参数的问题,必须使工程地质和岩土力学工作紧密结合,才能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得到较精确和比较可靠的岩土力学参数。谁能做到两者紧密结合,在解决岩土力学参数问题上谁就能走在前面。岩体力学是近代发展较快的科学分支,了解岩体力学研究对于正确理解、认识、掌握岩土力学参数的取值原则、方法和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岩体力学是在岩体结构控制论的基础上,对岩体的力学性状及其变形、位移及破坏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岩体所处环境对岩体力学性状的影响:1、构
7、造环境:构造活动性、地震危险性及活动性;2、地应力环境、岩体表层岩体应力分布:应力释放带、应力集中带、应力平稳带,处于不同应力带可对应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其力学参数亦有很大差距;河谷应力场分布对认识岩体力学参数有明确的启示3、水文地质条件、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孔隙水压力、有效压力及水岩作用问题;4、地温条件;5、荷载条件、荷载性质、加力方式、加荷速度;岩体总体力学性质与参数组成岩体的均一性、总体结构的连续性、岩体的孔隙程度、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几何效应、力学效应。岩体形变破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