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岳圣山煤业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目录前言···························································1第一章工程概况················································3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15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6第四章揭煤等特殊地层的施工方法····
2、···························26第五章施工辅助系统···········································27第六章施工机构设置···········································44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46第八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48第九章施工安全措施······························
3、·············57第十章文明施工、环保、消防措施及安全质量标准化···············92第十一章附图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前言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国家及本行业部门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采用先进合理的科学技术,结合我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技术经验,提高矿井建设的综合效益,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工程进度。本着工期短、效率高、质量优、效益好的原则施工。严格贯彻我单位经过的质量ISO9001标准《管理手册》中的相关规定,确保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都处于
4、受控状态,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是:1、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岳圣山煤业有限公司施工设计图纸;2、《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5、《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6、《煤矿安全规程》[];7、《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9、国家、省市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10、岳圣山煤业有限公司二期矿建工程招标文件。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
5、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及临近采区情况1、地面位置: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岳圣山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川底乡东烟村、上麓村、下麓村马坪头村一带,行政区划属泽州县川底乡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为北纬35°32′19″~35°33′48″,东经112°39′31″~112°40′55″。岳圣山煤业井下二期巷道布置与地面建筑、村庄等不存在立交位置关系,对地面建筑物无影响。晋——韩公路从井田的东南经过,井田南距晋阳高速公路直距约6km,东距太焦铁路线晋城北站直距约20km,各乡村均有公路连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6、2、井下与其相邻巷道的位置关系:井田外西北侧为山西泽州天泰坤达煤业有限公司,东北部为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壁盈煤业有限公司,其它周边无相邻矿井及小窑,现相邻矿井当前与本井田间无越层越界开采情况。工业广场北东部为副立井,南中部为回风立井,南西部为主立井。第二节地质、水文、瓦斯条件一、矿井地质(一)地层井田位于沁水煤田晋城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南部。井田内第四系中更新统地层大面积出露,全新统在井田中部拐河河床两侧分布,井田北部、西部有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地层零星出露,井田东南局部有石炭系上统太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7、原组地层出露。现根据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情况,将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为含煤地层之基底,厚度100m左右。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石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角砾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下部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中见脉状、薄层状石膏,顶部常见细粒状、星散状黄铁矿,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地层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13.68m。以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厚夹砂质泥岩、5.60~21.02m,平均厚浅灰色粘土质泥岩,局部具鲕粒结构,底部偶夹透镜状赤褐铁
8、矿层。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53.70~83.17m,平均厚65.13m。以K1砂岩为底,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