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

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

ID:60851733

大小:21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_第1页
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_第2页
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_第3页
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_第4页
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SYSTEMVIEW之PCM举例教学教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YSTEMVIEW之PCM举例PCM的编码原理:抽样:需要满足低通采样定理,采样频率8kHz量化:均匀量化时小信号量化误差大,因此采用不均匀选取量化间隔的非线性量化方法,即量化特性在小信号时分层密、量化间隔小,而在大信号时分层疏、量化间隔大。实现方法: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之一是把输入量化器的信号x先进行压扩处理,再把压扩得到的信号y进行均匀量化。压扩器就是一个非线性变换电路,弱信号被扩大,强信号被压缩。压缩器的入出关系表示为y=f(x)。常用压扩器大多采用对数式压缩,广泛采用的两种对数压扩特性是μ律压扩和A律压扩。效果:

2、改善了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μ律压扩特性:A律压扩特性x——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y——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A——压缩器参数(A=87.6)A律压扩特性的13段折线逼近方法:具体方法是:对x轴不均匀分成8段,分段的方法是每次以二分之一对分;对y轴在0~1范围内均匀分成8段,每段间隔均为1/8。然后把x,y各对应段的交点连接起来构成8段直线。其中第1、2段斜率相同(均为16),因此可视为一条直线段,故实际上只有7根斜率不同的折线。以上分析的是第一象限,对于双极性语音信号,在第三象限也有对称的一组折线,也是7根,但其中靠近零点的

3、1、2段斜率与正方向的第1、2段斜率相同,又可以合并为一根,因此,正、负双向共有13段折线。13段折线在第一象限的压扩特性如下图所示:编码:采用8位折叠二进制码,对应有M=28=256个量化级。这需要将13折线中的每个折线段再均匀划分16个量化级。PCM的解码原理:译码:包括以下两个动作,D/A变换,PCM码变换成模拟信号解压扩:采用一个与13段折线压扩特性相反的解压扩器来恢复x,即x=f-1(y)。目标是恢复发送端PCM编码时刚完成采样时的信号。低通:通带要满足低通采样定理的要求。PCM的SystemView仿真实现目的

4、:抛开通信系统中的发射、信道、接收部分,只验证信源码中的PCM编解码功能的正确性。实施:验证系统中信号源为3个正弦信号相加模拟随机的语音信号;PCM解码部分功能模块组成与上述原理解释中相同;PCM编码部分,功能模块从前向后按顺序由压扩器、A/D转换器组成,这里的模块功能实现与上述原理解释中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PCM仿真的SystemView模型如下图所示:上图中,模拟信号源是由3个频率分别为500Hz,1500Hz,3400Hz的正弦信号相加组成;6号图符为压扩器;12号图符为解压扩器;13号图符为巴特沃斯模拟滤波器。各

5、图符参数设置如下表所示,系统时间设置:采样点数为1024,系统采样频率为100KHz。仿真结果若频率3.4k的正弦输入幅度修改为与其它正弦输入相同的2v,则仿真结果为:小结可以从上面的输入输出的比较覆盖图中进行分析,信号源波形经过压缩之后,其波形虽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接收端能够基本正确恢复出原始信号。随着在低通滤波器附近信号幅度的增大,系统还原的波形失真变得更为明显。从输入输出的功率谱出发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波形失真的深刻原因。因此要在经过采样后更好的恢复原有模拟信号,对信号功率谱的分析、采样频率的选择、恢复低通滤波器的设

6、计都是非常重要的,之后设置各相关功能模块的恰当参数是获得良好恢复的途径。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