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844880
大小:1.63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12-21
《第三章-棉盲蝽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棉盲蝽一概况二形态特征三发生规律四发生与环境五防治方法棉盲蝽棉盲蝽有5种: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牧草盲蝽。主要有2种:绿盲蝽、中黑盲蝽。一概况分类地位:半翅目,盲蝽科。分布:绿盲蝽分布最广,南北均有分布,且具一定数量,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的省份;而三点盲蝽和牧草盲蝽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辽宁。寄主:寄主植物达30多科100余种。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桑、麻类、豆类、玉米、马铃薯、瓜类、苜蓿、药用植物、花卉、蒿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农作物。棉盲蝽为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造成幼嫩组织和繁殖器官为害。苗期:
2、绿盲蝽和中黑盲蝽都为害顶芽,形成无头苗和多头苗。现蕾期:绿盲蝽为害顶芽,形成破叶疯或破头疯。现蕾期:绿盲蝽为害顶芽,形成破叶疯或破头疯。现蕾以后:绿盲蝽和中黑盲蝽都为害蕾铃,发黄、脱落。中黑盲蝽重于绿盲蝽。二形态特征成虫卵若虫绿盲蝽成虫成虫体长5mm,宽2.2mm,绿色,密被短毛。头部黄绿色,复眼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第1节黄绿色,第4节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黄绿色,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绿盲蝽成虫绿盲蝽卵卵长lmm,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边缘无附属物。绿盲蝽卵绿盲蝽卵绿盲蝽若虫若虫5龄,与成虫相似。初孵
3、时绿色,复眼桃红色。2龄黄褐色,3龄出现翅芽,4龄超过第l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黄色,端部色渐深。眼灰色。绿盲蝽若虫中黑盲蝽成虫成虫体长6-7mm,褐色。触角比身体长。前胸背板中央具2个小圆黑点,小盾片、爪片大部为黑褐色。中黑盲蝽成虫中黑盲蝽成虫中黑盲蝽卵卵长1.2mm,茄形,浅黄色。有附属丝(越冬卵无)。中黑盲蝽卵中黑盲蝽若虫若虫全体绿色,5龄时为深绿色。具黑色刚毛,触角和头部赭褐色。眼紫色,腹部中央色深。三发生规律世代成虫习性越冬虫态产卵部位世代长江中下游绿盲蝽1年5代,中黑盲蝽4-5代
4、。棉盲蝽成虫发生高峰期代别绿盲蝽中黑盲蝽15月/中下5月/中下26月/中(重点)5月/中37月/上7月/下(重点)48月/中8月/中下(重点)59月/中为害高峰期为害高峰期3个:(1)5月中、下旬造成苗床无头苗;(2)6月下旬-7月上旬蕾期形成破叶、无头棉,刺吸心叶产生黑褐色班点;(3)8月下旬-9月上旬造成上部4-6台果枝无花无蕾、水杈丛生。成虫习性趋光性;趋现蕾开花植物转移产卵;趋嫩绿和繁殖器官为害;白天停栖在叶背面,夜晚取食和产卵,但阴雨天整天活动;成虫每雌一生产卵300余粒,散产。产卵期长达19-30天,卵孵化期约6-8天。成虫寿命最
5、长,最长可达45天,9月下旬开始产卵越冬。越冬虫态以卵越冬。主要在棉花的叶柄和叶脉内,遗留在棉田土表越冬。产卵部位绿盲蝽:主要在棉花的叶脉、叶柄、嫩茎及枝梗里。也有棉枝断口或棉铃壳内;中黑盲蝽:不同的发生期是变化的。苗期:叶柄。蕾铃期:叶脉。四发生与环境气候因子耕作制度棉株营养和生育状况作物的品种天敌气候因子喜温好湿。在温度为18~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对棉盲蝽的生长发育有利。雨水有利于发生;干旱少雨发生轻。耕作制度稻棉轮作、棉豆套作、棉麦轮作的田,中耕灭茬,,有利于消灭棉田越冬卵;绿肥套作区,有利于棉盲蝽发生。棉株营养和生育状况含氮
6、量高,易为害。作物的品种转BT棉较常规棉发生重(吴孔明发表《Science》论文-“Bt棉花种植对盲蝽蟓种群区域性灾变影响机制研究”SuppressionofCottonBollworminMultipleCropsinChinainAreaswithBtToxin-ContainingCotton2010-5-18)。棉铃虫和红铃虫种群下降,棉盲蝽种群上升,生态位上占据。天敌蜘蛛、寄生螨、草蛉以及卵寄生蜂等,以点脉缨小蜂、盲蝽黑卵蜂、柄缨小蜂3种寄生蜂的寄生作用最大,自然寄生率右达20%-30%。五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
7、时打顶,防止棉花徒长,除尽棉田及地边杂草以减轻其发生程度;早发现,早防治,可结合防治蚜虫兼治棉盲蝽;成虫具有转移习性,成方连片的棉田及棉花比较集中的地方,应尽量在害虫发生初期集中喷药以确保防治效果。防治方法二、化学药剂绿盲蝽10头/百株;中黑盲蝽20-25头/百株。a.26%氯氟·啶虫脒(尽打)水分散粒剂;b.48%毒死蜱乳油;c.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的吡虫啉。注意:由于盲蝽象在温度高时会躲到草丛或植株下部,所以一定要在上午9:00前和下午5:00后用药,并且先从上向下喷,再从下向上喷。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