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

ID:60825861

大小:295.0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B)(2)(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中测试B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自然界中N、S两种元素的循环过程:根据如图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表示了地球臭氧层的破坏过程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C.机动车尾气含有氮的氧化产物D.图示中描述的过程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H小于7的雨水被称为酸雨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

2、染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3.少量的SO2通入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①溴水②Ba(OH)2溶液③澄清石灰水④Na2CO3溶液⑤稀硫酸⑥H2S溶液⑦Na2SO3溶液A.仅①B.仅①④⑤C.仅④⑥⑦D.仅①④⑦4.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

3、O2的氧化性强于I2D.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5.下列有关铜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喷有碱液的棉花是为了防止SO2污染环境B.将水注入反应后冷却的试管a中,溶液变为蓝色C.铜片表面先发黑,反应完全后试管a底部有白色固体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6.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4、  )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7.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所设计原电池装置,正确的是()A.B.C.D.8.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A.Na2SO3+2HCl=SO2↑+H2O+2NaClB.SO2+2NaOH=Na2SO3+H2OC.SO2+2H2S=3S↓+2H2OD.SO2+Na2O=Na2SO39.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A.NH4Cl与浓H2SO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B.N2+3H22NH3,

5、用烧碱进行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10.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2>V3.C.V1>V3>V2D.V3>V1>V211.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

6、的是A.制取氨气B.制取碳酸氢钠C.分离碳酸氢钠D.干燥碳酸氢钠1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②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③灼热的炭与CO2反应④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⑤甲烷在O2中的燃烧⑥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⑦铝片与稀硫酸反应⑧铝热反应⑨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⑩钾与水的反应A.①⑤⑦⑧⑩B.①③⑤⑦⑩C.①②⑤⑦⑧⑩D.①③⑤⑥⑦⑩13.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

7、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B.557kJC.188kJD.436kJ1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X+3Y=2Z(放热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A.B.C.D.15.下列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是A.B.C.D.16.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醇(CH3CH2OH):2CO(g)+4H2(g)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最大限度的是()A.CO全部转化为乙醇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C.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C

8、O和H2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乙醇17.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