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817527
大小:190.2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20
《2020-2021郑州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2021郑州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一、化学能与电能1.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1)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
2、入适量的__________。a.H2SO4b.BaSO4c.Na2SO4d.NaOH(2)电解池阳极发生了两个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是Ⅰ.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3)电极反应Ⅰ和Ⅱ的生成物反应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该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做电极。①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
3、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见上图)。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若在阴极产生了44.8L(标准状况)气体,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标准状况)____L。【答案】CFe-2e-2+--222++10H223+=Fe4OH-4e=2HO+O↑4FeO+O=4Fe(OH)↓+8H432-22211.2LCH-8e-+4CO=5CO+2HOCO【解析】【分析】(1)从所加入物质能增大溶液离子的浓度,并能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进行分析;(2)根据阳
4、极电极材料和离子的放电顺序分析放电的离子,书写电极反应;(3)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为三价;(4)①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②根据两极上发生的反应确定循环使用的物质;(5)在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详解】(1)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可选用易溶的强电解质溶液,排除B项,考虑到污水的pH在5.0~6.0之间,因此不能使用氢氧化钠,硫酸能将Fe(OH)3溶解,因此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2)电解时,铁作阳极,失电子,发生反应Fe-2e-=Fe2+,同时溶液中
5、的OH-失电子被氧化为O2,因此,电极反应为:Ⅰ.Fe-2e-=Fe2+,Ⅱ.4OH--4e-=2H2O+O2↑;(3)Fe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为三价,那么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10H2O+O2=4Fe(OH)3↓+8H(4)①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8e-+4CO32-=5CO2+2H2O;②由电极反应可知电池工作时参加循环的物质为CO2;(5)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阴极产生了44.8L(即2mol)气体,转移的电子的物质
6、的量为4mol,由CH4-32-22O可知,当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8e+4CO=5CO+2H时,消耗CH4的体积为m1×4mol×22.4L/mol=11.2L。V=nV=82.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AgCl:1.5×10-4gAg2SO4:0.796g(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序号操作现象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入到1mL1mol/LFeSO4溶液中实验Ⅰ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7、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a.按右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SO)→回到零点→逆向偏移。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②b中电压表指
8、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_极(填“正”或“负”)。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实验Ⅲ将2mL2mol/L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银镜消失中实验Ⅳ将2mL1mol/LFe2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